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的“芯片”。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鄭州市積極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的系統調查,扎實推進搶救性發掘與征集工作。
在前期對項目縣滎陽市的摸排和走訪基礎上,4月份鄭州市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專家組抽調農作物、果樹和蔬菜等方面的專家前往滎陽市,同滎陽市農委相關同志有效對接組成調查隊,于近日再次深入滎陽市的索河街道、環翠峪管委會、崔廟鎮等地進行更加細致的摸排,力求確定資源、找準地方、見到實物、留下檔案,為下一步提交資源打好基礎。
在這次活動中,調查隊成員克服疫情、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深入村組田間地頭,積極走訪當地農民土專家和務農能手,了解本地作物種植情況,沿山、沿河、偏遠山間地頭不斷尋訪,探尋當地特色農作物品種、老品種及野生品種等種質資源。掌握資源的種類、分布和優良性狀等信息,確保優質、瀕危種質資源應收盡收。同時做好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征集過程中樣本的拍攝留影,定位監測,數據填寫上報等相關事宜。
經過搜集整理,目前收集到的種質資源接近80種,經過篩選,確定填寫系統資源67個,其中糧食、油料、蔬菜及其它一年生作物25個,果樹、茶、桑及其他多年生作物42個;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種有梨、杏、柿等果樹資源和小麥、高粱等糧食作物以及大蔥、韭菜、根達菜等;其中更有上百年野山杏、野山柿、老梨樹等亟須保護的特有果樹。隨著資源系統調查的逐步展開,能夠掌握清楚鄭州市攜帶重要基因的植物資源,使這些傳統基因得到重生和利用,將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作物品種優化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