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綻放的蝴蝶蘭
云南省重大科技計劃“云南幾種重要花卉品種自主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引進蝴蝶蘭種質資源55個,從中篩選出4個具有芳香特性的品種;篩選出39個優良親本;完成166個雜交組合實驗,目前共有98個雜交組合成功坐果。這些重要研究進展,為破解云南蝴蝶蘭產業“卡脖子”問題打下了重要基礎。
蝴蝶蘭姿態俊美,顏色繁多,花期較長,素有蘭花皇后的美譽,是我國銷售量最大的年宵花卉,在花卉產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我國蝴蝶蘭成品花年產量超過8000萬株,種苗1億株以上,市場前景極為廣闊。云南得天獨厚的自然和地理環境降低了蝴蝶蘭栽培中環境調控的能耗成本,適宜發展蝴蝶蘭產業,但云南蝴蝶蘭產業存在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新優品種、良種繁育技術體系不健全等“卡脖子”問題。為此,云南省啟動實施云南省重大科技計劃“云南幾種重要花卉品種自主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該項目實施以來,引進蝴蝶蘭種質資源55個,對其觀賞性狀和適應性進行了評價,篩選出4個具有芳香特性的品種,并使用GC-MS技術對芳香品種的芳香成分進行了鑒定,為芳香蝴蝶蘭育種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結合種質資源評價篩選出39個優良親本,采用流式細胞儀進行了基因組大小的評估和倍性檢測,為蝴蝶蘭雜交育種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在此基礎上,還完成了166個雜交組合實驗,目前共有98個雜交組合成功坐果,為后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優品種選育提供了重要的育種材料。
項目主要參與單位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針對良種繁育以及標準化栽培中的關鍵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運用相關技術生產銷售蝴蝶蘭優質盆花21萬盆,初步構建了以優質盆花為載體的蝴蝶蘭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應用模式,為相關品種和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下一步,項目組將繼續深入開展蝴蝶蘭育種技術體系構建和新品種選育的相關研究,力爭在解決云南蝴蝶蘭產業“卡脖子”問題上取得更重要的突破。(記者:陳云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