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3月17日消息,因需求穩定和運輸成本上升,越南大米出口價格本周攀升至三個半月來的高點,這使得一些貿易商不愿簽訂新合同。周四越南碎米率為5%的大米價格為每噸415-420美元,一周前為410-415美元。
胡志明市的一名貿易商表示:“需求穩定,但由于運輸成本高企,貿易商對簽署新合同猶豫不決。”他補充稱,自烏克蘭-俄羅斯沖突開始以來,海外航運成本已大幅上升。
另一名貿易商稱:“我們聽說菲律賓可能很快就會取消對從越南進口大米的限制。”越南最大的大米買家菲律賓去年11月采取措施,暫時限制從越南進口大米。
泰國碎米率為5%的大米價格從一周前的每噸415-428美元小幅下跌至410-428美元,前者為6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泰銖走軟,且由于新供應增加,未來幾周泰國國內米價料將回落,”一位貿易商表示。
但他們表示,除對伊拉克的出口活動外,國外需求基本保持疲軟。
最大出口國印度碎米率為5%的大米報價為每噸371-378美元,與上周持平,因用于飼料的碎米需求仍然強勁。“碎米很受歡迎。飼料制造商正在用25%和100%的碎米代替玉米。”
貿易商表示,在鄰國孟加拉國,大米價格本周再次上漲,盡管收成良好和儲備充足。
全球大米供需形勢分析
全球水稻產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播種面積占全球約90%,產量約占全球的91%。中國是大米第一生產、消費、進口和庫存大國,大米產量占全球大米產量比重超過四分之一,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第一;其次是印度,占比為24%。兩個國家合計大米產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1/22年度全球大米產量5.1億噸,其中中國占據29%達到1.49億噸,第二大國印度達到1.25億噸,占到25%。兩個國家產量合計占到全球的54%左右,見表1:

從大米消費量來看,全球大米消費量近年一直呈增長態勢,2021/22年度消費量將達5.1億噸,高于上一年度5.04億噸,相比十年前增長了11%。中國和印度依然排名全球第一、第二名,中國占到全球消費總量的30.4%,印度占到全球消費總量的20.3%,兩國合計占到全球51%。此外,大米消費量排名靠前的還有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泰國、緬甸、日本等國家,均集中在亞洲。

全球大米出口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其中,印度是第一出口大國,與泰國、越南拉開了很大的距離,占全球出口量40%。

從進口市場來看,中國不僅是大米主要出口國,更是最大的進口國,其次是菲律賓、尼日利亞和歐盟,相較于出口市場,全球大米進口國家分布較為分散。

來源:文華財經、美國農業部,中華糧網綜合翻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