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穎)2月7日,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召開春季田管技術會商會,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和陜西5省27個綜合試驗站和17位崗位專家研討春節后田間技術指導安排和建議。5省的省小麥體系首席科學家分別介紹當前苗期和促弱轉壯面臨的任務和對策,研討肥、水、病、蟲、草的管理措施及機械設備等。會議提出要因苗、因時、因地,采取有力措施,科技助力壯苗保豐收。要及時開展實地調查,掌握第一手麥情動態數據;及時做好隱性災害預判,提早落實科技解決方案,防災于未然。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介紹,今年苗情整體向好,對比越冬前,山東省小麥冬季普遍增加1片葉,山西三類苗減少5%,河南信陽和漯河兩地三類苗減少4.8%,陜西省凍害和銹病輕于往年。
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啟動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為冀晉魯豫陜5省晚播冬小麥促弱轉壯提供科技支撐。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及時制定了“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總體安排,采取掛圖作戰策略,詳細列示月度計劃和每周計劃。20個綜合試驗站站長帶領團隊成員及示范縣技術人員深入各縣區開展苗情調研和指導工作。體系專家采取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小麥促弱轉壯技術培訓活動,舉辦栽培、冬季麥田管理等技術培訓活動,有效提升了農戶和基層農技推廣的技術水平。信陽站在春節期間也不曾停歇,2月2日至6日陸續到淮濱、羅山、息縣等示范縣6個鄉鎮11個村開展“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及苗情調研;周口站于2月6日在商水縣開展春季麥田管理技術培訓。
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指出,未來需要預防早春凍害以及氣溫波動較大給苗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專家建議,各地區要抓緊做好農業災害隱患排查,重點防范持續雨雪天氣及冰凍對弱苗小麥的影響,麥田低洼易積水的應及時排澇和除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