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個
解碼
今年,我省審定水稻品種125個
其中優質稻品種109個
占比達87.2%
●此外,今年通過省級和國家級審定的四川優質稻品種比去年增加71個
點擊
2021年通過省級和國家級審定的四川優質稻品種達162個。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同時,我省水稻逐漸向高產優質的方向齊頭并進。
解讀
“優質稻品種的選擇越來越多了。”12月15日,綿陽市三臺縣新魯鎮望柱村,種糧大戶甘顯勇已開始預訂明年的水稻種子。去年他試種了20畝水稻新品種“川康優絲苗”,畝均增產100到150公斤,而且米質優、口感好,他打算明年種植800畝。
隨著優質稻品種審定數量逐年攀升,越來越多優秀川種進入農民視線。四川省種子站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我省審定水稻品種125個,其中優質稻品種109個,占比達87.2%。此外,今年通過省級和國家級審定的四川優質稻品種達162個,比去年增加71個,增幅達78%。
優質稻品種大幅提升既有內因,也有外因。“一是我省水稻選育水平不斷提升,二是緊跟市場導向。”省種子站副站長何芳介紹,隨著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對米質有了更高要求,育種目標從過去的高產穩產向高產優質轉變。2016年新種子法實施后,品種審定渠道拓寬,米質、抗性、產量方面的審定標準也在提高。
水稻是我省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2800萬畝左右,居全國第七,是長江上游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但長期以來,老百姓都有川米不好吃的印象。”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坦言。
“十三五”以來,我省科研單位加大育種攻關,水稻育種取得突破性成效,以“宜香優2115”“川優6203”“川康優絲苗”“品香優秱珍”等為代表的一批水稻新品種引領四川水稻向優質、高抗、高產的方向發展。
“蜀中無好米已成為歷史。”“川康優絲苗”選育團隊負責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任光俊介紹,“川康優絲苗”歷時近十年科研攻關選育而成,在四川省第六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中榮獲特等獎。該品種將優質、高產、抗性等優良性狀整合到較高水平,將引領長江上游品種的升級換代。
有了優質品種,還需加強品種推廣。四川省種子協會秘書長劉勇認為,品種審定數量大幅提升需要辯證來看,“一方面農民的選擇更多,另一方面也容易讓人眼花繚亂。”
下一步,我省將加強農作物新品種的展示評價和推薦工作。“展示評價就是大浪淘沙,讓真正優秀的品種脫穎而出。”何芳介紹,今年全省共有154個水稻品種在12個展示項目縣進行展示評價,最終25個水稻品種脫穎而出。下一步,種子管理部門將跟蹤評價數據,及時發布品種展示評價推介信息,為農業主管部門、種子企業、種糧大戶等選購品種提供科學參考。
“稻香杯”優質米評選也引領我省優質水稻種植結構調整。“‘稻香杯’已成為評選‘四川好米’的風向標。”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以“稻香杯”優質米評選為契機,遴選水稻重點縣,示范推廣了一批優質稻品種。2021年全省“稻香杯”優質稻種植面積達713萬畝,二級以上優質稻種植面積達1130萬畝,后者在全省水稻種植面積中占比超4成。
近期,新一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活動正在籌劃,川米新的激烈比拼即將打響。(記者 史曉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