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東北又到了農民賣糧的時節。吉林省榆樹市是我國重要的玉米產區之一,去年賣糧季,玉米價格一路走高,今年又有什么新變化?近日記者前往榆樹進行了走訪。
記者在榆樹市最大的糧食收購和加工企業看到,院內空地上堆起了近10米高的糧山,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幾天的玉米收購價格比去年同期每斤漲了約0.1元,每噸約增加200元,但是,這幾天的前來賣糧的農戶卻并不算多,基本都是經紀人。
除了國有大型收購點,榆樹市各地還有不少個人經營的收糧點。記者在當地一處個人收購點看到,當天30 %水分的 玉米收購價為每斤0.97元。雖然這個價格與往年同期相比漲幅明顯,但是來這賣糧的車輛卻依然稀少。
糧食經紀人:因為去年開始每斤0.9元多,后來漲到每斤1.1元、1.2元,都不愿意賣,所以收糧也不好收。
當地農戶存在捂糧惜售的心態,他們的心理價位到底是多少?通過走訪記者發現,當地農戶普遍看好玉米未來的價格走勢,不少農戶干脆不考慮在今年賣糧,而是選擇囤到明年再出手。
吉林省榆樹市環城鄉桂家村村民 韓春剛:去年最高點每斤不到1.4元,今年我估計得超過去年,到明年干糧的情況下,差不多達到每斤1.4元-1.5元。
糧價上漲,農戶不愿賣糧,下游以玉米為原材料的企業,卻要正常經營生產。記者來到當地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他們每個月一等玉米的采購量在六千噸左右,工作人員介紹說,一方面玉米價格不斷上漲,每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00元左右,另一方面肉禽價格持續低迷,養殖戶難以承受飼料漲價,雙重影響導致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吉林省榆樹市某飼料企業財務經理 陳旭彥:現在高出這300元,對全價料來說影響比較大,成本上漲100多元。
而在當地另一家以玉米為原料的食品公司,記者了解到,雖然玉米價格上漲明顯,但由于食品行業的產品附加值比較高,將玉米進行精加工后,制成小包裝食品上市,售價可達十幾元,能夠抵銷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來源:央視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