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市場最引以為注的,毫無疑問是托市收購!
10月份以來,隨著中晚稻上量增加,收購價格不斷走低,加工企業和貿易商也是小心翼翼,大家都在緊盯著國家的動作!
因為縱觀當前市場,能提振收購信心、影響行情走勢的,也只有托市收購了!
為保護農民利益,安徽省10月23日(154家庫點)、江西省10月28日(庫點見次條)起啟動2021年中晚稻托市預案,國標三等中晚秈稻收購價格1.28元/斤,預計短期稻谷將受到提振,企穩回升至最低收購價附近,但市場很難出現大的反彈,主要是供大于需的基本面。
最低收購價政策是國家為了預防“谷賤傷農”,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而實行的一項惠農政策,最低收購價通常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而定,一般情況下,糧食收購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當主產區糧食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水平時,就會啟動托市收購,目的是保障農民種糧不虧本,解決農民賣糧問題,有利于穩定口糧生產。
目前,我國糧食收購已經形成了以市場化收購為主導、政策性收購為補充的新格局,糧價形成逐步回歸市場化,最低收購價政策起到“保供給”、“保底線”的政策作用。
從市場監測來看,目前不少主產區的新稻收購價格在最低收購價附近徘徊,預計托市收購預案近期可能會啟動,比如河南湖北等地,這樣來看今年水稻托市收購范圍將擴大。
黑龍江作為全國第一粳稻大省,近年來產量2700-2800萬噸左右,托市收購規模大小對稻谷行情影響很大。當前黑龍江省部分產區普通圓粒粳稻收購價低于托市價,啟動托市收購的預期較為強烈。黑龍江糧食局10月25日發布消息,為確保2021年最低收購價稻谷收儲工作順利開展,決定開展2021年最低收購價稻谷收儲庫點資格認定工作,這意味著黑龍江也將啟動托市收購。
總體上看,今年中晚稻托市收購的范圍擴大,但收購體量多少將關系到接下來行情走勢,不過預期很難樂觀。
第一是收購周期。根據托市收購預案,秈稻產區托市收購截止時間是次年1月31日,東北粳稻產區托市收購截止時間是次年2月28日。我國2022年春節是2月1日,按照傳統習俗,農村居民都要提前半個月置辦年貨,且春節直到正月十五期間都是走親訪友為主,這樣一來,我們基本可以推算出托市收購的有效時間,還要排除因陰雨天氣等因素影響正常收購入庫。
第二是收購庫點。安徽省2021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第一批收儲庫點共計154家,2020年沒有啟動,2019年565家,2018年509家。今年規模是遠遠小于以往年份的。
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開展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和全國糧食流通“亮劍2021”專項執法行動,并加強對政策性糧食收購的監督檢查,對最低收購價糧食收購各環節,特別是定點、收購驗收環節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大力度。各地將會嚴格執行預案、嚴格啟動和停止條件、嚴格質價標準、嚴格必檢項目。因此,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今年收購體量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第三,普遍惜售。根據中華糧網售糧進度顯示:今年的種植成本同比有所上升,相比上年同期的銷售價格差距太大,種植戶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已經晾曬好并入了倉的糧食,在銷量價格沒有明顯上漲的情況下,種植戶銷售意愿較低。
行情分析:
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后,市場信心大大提振,但稻谷盤面比較大,在供求關系沒有大的改變情況下,局部行情能不能帶動整個大盤走勢,還要看托市收購體量。
目前小麥行情基本到1.35+,還在向1.4沖高,玉米也在震蕩上漲,從品種比價來看,稻谷繼續走跌空間不大,又加之托市提振,后期行情有望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