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三農 » 正文

小辣椒托起產業致富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10-22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記者 許根宏 通訊員 彭紅玲  瀏覽次數:349
 
 
  金秋時節,肥東縣牌坊鄉的秋季杭椒開始上市。“每天有5輛大貨車運送的6萬斤的杭椒從這里出發,運往北京、武漢及滬蘇浙等地。”杭椒種植大戶張虎一邊忙著和工人們將采摘上來的杭椒分揀、包裝、裝車,一邊與記者聊起來。
 
  創業創新富民,父子接力種蔬菜
 
  肥東縣牌坊鄉地處江淮分水嶺,是合肥市唯一的民族鄉和安徽省唯一的多民族鄉。
 
  上世紀90年代,肥東縣牌坊鄉剛成立,時任牌坊鄉鄉長的王正江等領導班子成員決定發展副業,走農業致富之路。
 
  張虎的父親張士建當時任三王村村長,40多歲的他聯合村民響應政府號召,從種植大棚蔬菜起步,逐漸轉向杭椒種植。從不懂技術到外出取經成為“專家”,從竹弓大棚到鋼架大棚,從白手起家到成立專業合作社,從“提籃小賣”到暢銷全國……張士建熬盡了心血。2011年,張士建的杭椒種植基地面積近1000畝,年種植收入700多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全鄉杭椒大棚種植面積近6000畝,年產值近2億元。而時年53歲的張士建終因積勞成疾,累倒在病床上。“我父親突然病倒,對杭椒蔬菜種植戶的打擊是毀滅性的,產品滯銷,大棚內雜草叢生,一派蕭條景象。”張虎說。
 
  彼時的張虎,經過7年的打拼,在合肥成立一家綠化園林公司,資產已達到5000萬元。望著父親彌留時的眼神,張虎下定決心,繼續走父親未走完的路。
 
  2011年底,張虎賣掉了公司,帶著資金回鄉,流轉土地1500畝建大棚,和父親的“老戰友”們一起種植杭椒。
 
  創新種植技術,產品躋身“國字號”
 
  剛開始,由于信息不暢,對市場缺乏了解,張虎種植的杭椒產量低、品相差,市場售價不高。
 
  張虎沒有氣餒,開始自學電腦,查閱資料,去安徽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杭州農業科學研究院學技術,并與這些科研院所建立了肥東縣杭椒種植試驗基地。
 
  一次次試種,從“杭椒2#”“杭椒3#”“杭椒4#”等,再到“杭椒12#”,從口感品質到產量,張虎在專家的指導下,終于找到了適合肥東土壤、氣候的杭椒品種:“杭椒12#”“早秀”及“皖椒109#”,畝產量3000公斤左右。
 
  通過和安徽農業大學專家的不斷交流,張虎將水肥一體化、減肥增效和物理防控技術進行了集成應用,創新了杭椒綠色種植集成技術,產量、品質均得到大幅提升。他還在基地新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倉儲冷庫,實行“錯峰”銷售、冷鏈運輸,既延長杭椒的銷售時間,又穩定了杭椒的市場價格。
 
  張虎聘請專家聯合成立專家組,對合作社社員和農戶免費進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培訓指導,使該技術逐步在牌坊鄉全面推廣。去年,杭椒種植基地被授予“安徽省第一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肥東杭椒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正式成為“國字號”品牌。
 
  創新合作模式,生產銷售遍布全國
 
  為實現杭椒全年不斷貨,張虎開始實施一個大膽的想法。
 
  2016年,張虎開始跑河北張家口、湖北恩施和宜昌等地。“我免費為這些地方的農民提供杭椒苗和技術指導,并與他們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在張虎的勸說下,當年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蔚縣有三四十戶村民共試種了四五百畝土地的杭椒。7月份杭椒上市,畝產3000公斤,張虎按照每公斤3元的保護價收購,一畝地產值達9000元。
 
  “第二年,有百余戶村民參與種植,面積一兩千畝。現在,河北省只要能種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我們的杭椒。”張虎不無自豪地說。
 
  復制河北的成功經驗,張虎在湖北、河南等地的肥東杭椒合作基地迅速鋪開。在海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張虎以“合作社+基地+訂單+種植”的生產新模式,也蹚出了一條路。截至目前,張虎在全國的杭椒合作種植基地面積已有1萬多畝。
 
  “收購這么多的杭椒你就不擔心銷售嗎?”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張虎笑著說:“我們的杭椒不僅不愁賣,反而比市場上其他品牌的杭椒單價高出0.2元。自從5月份入駐‘多多買菜’電商平臺后,平均每天線上能賣1000多單,活動期間一天最多賣了5000多單。”張虎說。
 
  “這就是我們發貨出去的杭椒包裝盒,全國各大合作基地的杭椒都用這個包裝箱。”在合作社內,張虎指著印有“肥東榮建杭椒”LOGO的包裝箱說。
 
  如今,張虎的合作社已有社員378名,是安徽省省級示范合作社,年銷售收入1.6億元。在他的帶動下,肥東縣從事杭椒種植的農業企業有60多家,棚室栽培面積5萬多畝,年產量達12萬噸,產值近15億元,帶動脫貧戶400多戶150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近萬元,肥東縣也成為全國三大杭椒生產基地之一。
 
  ·記者手記·
 
  肥東杭椒“紅”遍全國,發展成了百姓致富的“大產業”,這既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也離不開市場經濟的良好環境。張虎成功創業的故事證明,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征途中,當地政府要樹立一心為民的務實作風,發揮好“致富帶頭人”的示范帶頭作用。同時,產業發展還要因地制宜、走綠色發展道路,看準方向后鍥而不舍,勇于創新,從而做大做強農業產業,支撐鄉村振興。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