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麥生產商和交易商表示,亞洲小麥買家正努力確保供應,因主要小(xiao)麥出口國的農民在(zai)減(jian)產將全球小(xiao)麥價格推高(gao)至多年高(gao)位后,抑制了銷售(shou)。
近幾個月來,在黑海、加拿大和歐洲等世界最重要的出口中心,高溫導致農作物枯萎,令貿易公司措手(shou)不及,買(mai)家面(mian)(mian)臨短缺,面(mian)(mian)粉(fen)廠可能(neng)減產。中國等小(xiao)麥種植大國今年也(ye)增加了小(xiao)麥進(jin)口,確保亞洲(zhou)各地對小(xiao)麥的競爭將持續下去(qu)。
“價格漲幅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印尼第二大小麥進口國一家主要小麥碾磨和面條生產商的老板表示。由于對食品供應的敏感性,這位老板拒絕透露姓名。他說,“我們預計,從2020年開始,2021年小(xiao)麥加工將下(xia)降約(yue)10%。”
占全球小麥出貨量約三分之一的亞洲進口商,往往對小麥價格上漲反應更快,因為人均收入相對較低,且距離主要市場較遠,增加了運輸成本。目前,亞洲買家從加拿大等主要賣家那里購買小麥,每噸需額外支付約35美元的運費,是北(bei)非買家(jia)從黑(hei)海(hai)和(he)歐洲購買小麥的兩倍多。
其它對成本敏感的消費者已經感受到了高價格帶來的壓力,比如最大的買家埃及上月宣布,由于對其龐大的食品計劃的補貼成本激增,面包價格出現了幾十年來的首次上漲。在許多國家,面包等主食的價格是一個敏感問題,過去的高價格引發了社會動蕩,類似于2011年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被趕(gan)下臺(tai)時的情況。
產量下降為應對作物普遍減產,美國農業部(usda)在(zai)最近一次(ci)對當前作物年的預估中,將俄羅斯(si)和加拿大(da)兩大(da)出口國的總(zong)產(chan)量削減2,000萬噸,引發全球小麥市場的新(xin)一輪看(kan)漲情緒(xu)。
過去一個月,烏克蘭KTS-W11UABS-FOB和法國(guo)W-FOBROUEN-C1的(de)(de)出口價格上漲了近20%,使得(de)買(mai)家不愿追(zhui)求更高(gao)的(de)(de)價格。交易員和分(fen)析師表(biao)示,進一步(bu)支撐價格的(de)(de)因素(su)是,在上調出口稅導致(zhi)銷售放緩后,俄(e)羅(luo)斯的(de)(de)出口季節將(jiang)會延長。
莫斯科農業咨詢公司Sovecon的(de)安(an)德烈•西佐夫(Andrey Sizov)表示,由(you)于希(xi)望價格上漲(zhang),俄羅斯農民出(chu)售(shou)作物(wu)(wu)的(de)時(shi)間也比(bi)往常長(chang),今年更(geng)大比(bi)例(li)的(de)作物(wu)(wu)集中在最(zui)富有的(de)種植者手中,他們(men)可(ke)以等(deng)待進一(yi)步上漲(zhang)。
Refinitiv跟蹤的俄羅斯8月份出口總量為(wei)310萬噸,較2018年至2020年當月平均水(shui)平下降20%。對于(yu)2021-22作物年,Sovecon估計總出口量為(wei)3390萬噸,這將是自2016-17年以來最低的銷售(shou)季節。
一位駐(zhu)新加(jia)坡的(de)(de)(de)交易員說,亞洲(zhou)本地的(de)(de)(de)庫存(cun)(cun)不會提(ti)供(gong)太(tai)大的(de)(de)(de)緩沖,因(yin)為印尼磨坊商(shang)的(de)(de)(de)庫存(cun)(cun)已經低于正常水平(ping),只(zhi)有兩到三個月左(zuo)右,而(er)通常是四個月。這(zhe)位向亞洲(zhou)買(mai)家供(gong)應美國和黑(hei)海(hai)小麥的(de)(de)(de)消息人士說,今年早些時候的(de)(de)(de)高(gao)價(jia)格加(jia)上(shang)新冠病毒疫情減緩了補充速度。
此外,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和菲律賓都是小麥凈進口國。澳大利亞是今年小麥生產潛力的一個罕見亮點,但農民銷售放緩再次阻礙了糧食流動。經紀公司IKON Commodities駐悉(xi)尼的(de)咨詢服務主管Ole Houe說(shuo):“在正常年份,澳大利(li)亞種(zhong)植者會(hui)賣出近(jin)30%的(de)新作物,這些作物將在年底收(shou)獲。”
他說,到目前為止,由于他們堅持要更高的價格,只有10%到15%的玉米賣出了。由于亞洲小麥供應短期內將繼續吃緊,在該地區擁有工廠的一家碾磨公司的一位消息人士稱,碾磨活動將下降。他說:“我們預計人們將從面粉類產品轉向大米和其他食品。”
來源:路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