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末秋初,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遍布金黃,沉甸甸稻穗等待收獲。
迎著豐收季,2021首屆天府國際種業博覽會將于9月7日~14日在此舉行,助推全國種業加快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一粒良種,千粒好糧。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從打好種業翻身仗到全力以赴推進種業振興,不到一年時間里,中央高位部署,地方積極行動,掀起了種業全民自立自強的新高潮。
腳步沒有停歇,人們對美好生活更高的期許,猶如一把火炬,正指明方向,驅使種業奮勇向前。

助推種業振興,國家級現代種業園區加速建設。圖為位于成都市邛崍市的天府現代種業園。
時代呼喚
全力以赴推進種業振興
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對現代種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彰顯中央推進種業振興的堅定決心。
業內評價,這次文件,不僅是種業在新時期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而且吹響了“全面進攻”的沖鋒號。
此前,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均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多次明確種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
種業振興是時代呼喚。“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我國種業為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穩產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撐。但當前,我國種業發展內外部環境正面臨深刻變化,立足新發展階段,一些品種、一些領域和一些環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較,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比較,還存在明顯不足。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時表示,要全力以赴推進種業振興。
立足資源保護、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凈化五大方面,我國種業振興行動快馬加鞭推進。
四川擔當
擦亮川種川糧金字招牌
四川是我國農作物育種大省、制種大省和供種大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四川擔當先頭部隊。
基礎牢。作為全國三大育制種基地之一,四川推動制種基地和種業園區提檔升級,初步建成了以川西平原為主的雜交水稻、雜交油菜制種優勢區,以安寧河流域為主的雜交玉米制種優勢區。在今年6月舉行的2021中國(四川)鮮食玉米大會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小余介紹,目前,四川有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8個、玉米1個、油菜2個,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占全國約20%,雜交油菜制種面積全國第一。
資源足。省農業農村廳資料顯示,全省現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達6萬余份,居全國第2,有4份種質資源先后入選全國十大特異資源,居全國第1。“十三五”期間,全省審(認)定、登記農作物品種1770個,居長江上游地區第2。
政策的創新與保障,構筑了四川種業發展的“四梁八柱”。
2017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啟動修訂了省級《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2019年,印發文件明確優先發展現代種業等3大先導性支撐產業;2020年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種業園區建設;當前,一系列文件與舉措正加速落實,推進種業強省建設、推進種業振興。
“長久以來,四川堅持高位推動,藏種于地,藏種于技,持續推動全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肖小余說。
要素集成
引領種業高質高效發展
現代種業園,是四川培育現代種業體系的重要抓手。
2020年,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被成功認定為首批三個國家級現代種業園區之一。
搶抓國家種業產業布局機遇,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提速“快跑”。聚力推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快建設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等“一庫一院五中心”重大功能平臺,積極參與組建省級種業發展集團,加快實施生物育種科技重大項目,全力打造立足四川、帶動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農業硅谷。
搭建合作平臺,推進種業振興,唱響川種品牌。9月7日~14日,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首屆天府國際種業博覽會將在成都天府現代種業園舉行,發揮種業先導作用,設置開幕式與多場論壇、活動,聚集省內外資源、產業、人才等各方面要素,邀請主管部門領導、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云集,共探種業提質增效發展的模式和路徑。
大潮滂滂。這是四川在新形勢下,加速構建現代種業發展體系的重要舉措。緊抓時代賦予的新機遇,大會構筑高端平臺,促進種業各環節各領域同力協契,全力推進種業振興。
來源丨農財君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