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統計局近日發布了2021年河南省小麥生產成本及種植收益相關數據,整體顯示,今年我省小麥的種植成本略微上漲,但同時銷售價格也大幅提高。
數據顯示,今年我省小麥每畝的生產成本為531.34元,較去年的525.52元,每畝生產成本增加了5.82元,同比上漲1.11%;今年我省小麥的畝生產收益為636.77元,較去年的519.64元提高了117.13元,增幅22.54%。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我省小麥的市場收購價格較高,2.51元/公斤的收購價相比去年的2.26元/公斤,上漲了0.25元,漲幅11.06%。
是哪些因素帶動今年的小麥價格同比上漲了呢?今年的小麥價格放在近幾年中比較處于怎樣的水平?會不會影響面制品價格?就相關疑問,河南商報記者采訪了卓創資訊分析師張婷婷和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
張婷婷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觀察近五年河南小麥市場,今年小麥價格重心確實屬于最高的一年,主要體現在新麥上市后價格重心仍然維持高位,但從新麥上市前(1月-5月)的走勢來看,價格重心要低于2017年。
關于今年新麥上市后價格上漲,張婷婷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首先,今年的玉米價格處于高位,小麥玉米價格倒掛,小麥作為玉米替代品,替代優勢明顯,是導致2021年小麥價格高位的首要因素。
其次,新糧上市前,市場普遍看好后市,新糧上市后,各級主體積極搶收,新小麥開秤價格同比上漲近10%,高開高走,迅速追平前期陳糧價格,小麥價格重心未出現斷崖式下跌。
第三,新小麥上市后,豫南地區品質不佳,提升了市場對于豫中、豫北地區質優糧源的收購積極性。
第四,近兩年農戶囤糧意識增強,尤其對質量好的小麥惜售明顯,導致基層售糧進度偏慢,提振麥價。
第五,隨著基層糧食收購點繼續增加,部分第三方資金流入糧食市場,中間環節收購主體增加,且糧庫、面粉企業在新糧上市初期對質優貨源存較強補庫需求,均利好小麥價格。
第六,7月下旬河南極端天氣影響糧食存儲,豫北地區部分糧源受損,市場對于質優糧源關注度提升。
第七,8月份,因多地衛生防控加強,小麥制粉需求增加,且物流運費上漲,再次提振小麥價格。
宋向清則認為,河南今年小麥收購價格較高,更多體現的是政府對農民的善意。因為政府通過提高收購價,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可以增加農民種糧積極性,既有利于保障農民利益,促進鄉村振興,也有利于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
除此之外,我省小麥價格上漲也和國際糧食市場價格上漲有關。受全球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出現減產,全球糧食市場價格呈現持續上漲趨勢,而且這種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存在。作為大宗商品,小麥的全球供求關系發生短期內不可逆的波動現象,為規避國際市場風險,通過提高小麥收購價格,增加小麥戰略儲備,是我國應對國際糧食安全風險的主動作為,具有前瞻性,也是戰略之舉。
河南是面食消費大省,隨著小麥價格的上漲,會不會直接影響到饅頭、面條及其他諸多面制品的價格呢?
張婷婷認為,今年突出的小麥價格,并不會影響到面制品的價格。
她表示:“目前,新小麥已經投入市場,部分面粉廠家已基本完成新、陳小麥的替代,但今年‘麥強面弱’現象尤其突出,面粉價格并沒有跟隨小麥出現大幅上漲。以河南商丘地區為例,2021年8月9日特一粉均價為2940元/噸,較上年同期僅上漲20元/噸。”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