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小麥期貨7月16日大漲,周漲六年來最大,因北美春小麥產區天氣狀況炎熱,歐洲和俄羅斯天氣惡劣引燃對全球供應的擔憂。
另外新一輪出口也利多行情。美國農業部7月16日公布,民間出口商報告向中國出口銷售13.4萬噸軟紅冬小麥,2021/2022市場年度付運。
圖:CBOT9月軟紅冬麥合約本周累計漲12.6%,為2015年6月以來指標小麥合約的最大周度漲幅。

據美國農業部7月供需報告,2021/22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7.92億噸,較6月下調200萬噸。全球前五大小麥出口國主要有俄羅斯、美國、歐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其天氣、產情和出口政策等必將很大程度影響國際小麥價格走勢。而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產量預估均遭調降。
圖:全球小麥出口份額

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供應憂慮亦浮現,因南部關鍵出口地區的單產低于平均水平。由于俄羅斯南部地區天氣炎熱干燥,農業咨詢機構IKAR在7月14日下調俄羅斯2021年小麥作物產量預估,從8350萬噸調整至8150萬噸。
美國是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對糧食進口國而言,美國小麥歉收無疑是壞消息。財聯社近日報道,美國農業部表示,受嚴重干旱影響,美國春小麥產量可能降至33年最低水平。根據預計,美國2021年春小麥產量將下滑至3.45億蒲式耳,同比下降41%,為1988年以來最低水平。雖然美國冬小麥迎來了豐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春小麥減產的不利影響,但美國農業部表示,美國小麥的整體供應水平仍將面臨8年來最緊張的狀態。
加拿大春小麥產區也在經歷干旱。根據加拿大農業及農業食品部(AAFC)6月份的預測,2021年加拿大小麥產量預計為2540萬噸,比2020/21年度減少320萬噸,意味著加拿大庫存將保持緊張,可能減少小麥出口。其中春小麥播種面積預計為1647.7萬英畝,這將是四年來的最低,比去年減少8.1%,比五年平均水平減少3.9%。
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谷物生產國,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小麥產量將同比大增,但今年夏季迄今的強降雨引發市場對小麥品質的擔憂。法國農業辦公室FranceAgriMer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當周,法國軟小麥作物生長優良率下降,強降雨天氣導致農民收割工作推進緩慢。據統計,截至7月12日,僅有4%的軟小麥已經收割,遠遠落后于去年同期的42%。
連日來,受暴雨影響,歐洲中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沖毀大量房屋和道路,造成通信中斷,包括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國受災。在受災最嚴重的德國西部,截至17日,已有135人遇難。強降水還可能導致西歐部分區域小麥作物的品質下滑。
國際小麥價格隱隱然還將繼續上漲,國內新季小麥品質也較去年同期下降很多,毒素超標小麥范圍比較大,后期質量好的小麥必然迎來新一輪上漲。
根據海關數據,今年1-6月我國小麥進口量為537萬噸,同比提高60.1%;已經占到去年總量的66%。

資料來源:文華財經、財聯社,中華糧網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