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是我國最重要的口糧品種,早稻在我國稻谷中的比重在13%左右,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早稻生產共有13個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江西兩省區播種面積占全國的50%以上。
目前南方早秈稻正在陸續收割上市階段,高開后市場上圓早搶購勢頭比較瘋狂,幾乎一天一個價,以江西鄱陽為例,7月9日開秤價85元/百斤,10日93元/百斤,11日95元/百斤(平均30水)。有的地方濕糧收購成本已經控制不住100+(折算干糧1.34)。
據中華糧網水稻群消息,最近江西早期潮糧好多流向安徽,青頭偏多,水分很高,很多種田大戶覺得價格奇好,不成熟搶割。有安徽糧企在江西產區十多公里設一個點,比較大手筆的設三五個點收購潮糧,蕪湖去江西搶早稻的加運費和烘干費,成本已經超130。。。
關于當前的早秈稻市場收購形勢,有很重要的幾點提醒注意:
1.托市收購方面
今年國家繼續在主產區實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按照此前有關部門公布,新季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國標三等)1.22元/斤。早秈稻預案執行區域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5省(區),執行時間為當年8月1日至9月30日。
但由于行情較好,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的積極性較高,當前市場收購價格超過1.22,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性不大,今年早秈稻也將是市場化收購占據主導,這也意味著會有市場化的風險的。
2.高開高走
由于上市量小,僧多粥少,這也就是上市前期的行情,搶購純屬正常,價格比較亂,還不具代表性。后市中央儲備和地儲價格尚不明朗,預計會在7月下旬才能正式形成。
3.政策市特征明顯
由于脂肪(油份)含量較中晚秈稻少,陳化速度慢,早秈稻是稻谷中最耐儲存的品種,因而成為各級儲備糧的重要儲備品種。因此各地的政策性儲備需求成為決定其收購價格的高低乃至短期內市場銷售價格走勢的最重要因素。
中央儲備早秈稻輪換收購按照市場價開展,浙江中儲糧金華庫新早稻收購價2600,衢州庫早稻收購價2580,江西上饒庫收購2560,萬年庫收購2500。7月13日三明庫將以139元/百斤的價格開收。
目前地方儲備招標采購價格還在走高。7月7日江西省儲招標采購早秈稻成交價2560,7月9日江西省儲招標采購2580流拍。廣東省儲3000,7月7日中儲糧廣東分公司招標采購最高成交價2930。但是目前浙江福建儲備招標價格還沒出,需要重點關注。浙江地儲數量大、分布廣,對早稻市場價格影響比較大。
4.今年早稻的產情形勢比較好
尤其是江西基本是豐產年。而且質量比去年好,出糙基本沒啥大問題,出糙80%左右都有,但質量合格范圍有所減少,主要是重金屬含量(大米的鎘限量不大于0.2mg/kg)。
5.陳糧市場目前很低迷
稻谷是我國庫存最大、最安全的一個糧食品種。早秈稻作為一個細分品種,不會帶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行情。目前的米價根本不可能支撐當前新糧的市場價格,所以早稻就是階段性的政策行情。
6.烘干廠的風險
大部分烘干房沒有補庫單子,收購上量只能根據同行的價格來。早期來看是掙錢的。等半個月糧烘完了情況不對了又怕虧錢。以前都是在托市價格內,反正質量沒問題不愁不賺錢,現在托市很大程度上啟動不了。你高價搶來的糧送往何處?因此一定控制收購節奏。
稻谷市場資深人士寧夏老師在水稻群里友情提示大家:新季早秈稻零星上市,多方搶購,目前價格較高,建議理性收購。政策性輪換主流收購價將會本月底明朗,屆時市場收購可能己接近尾聲。要注意的是當前的招標采購成交價并不代表今后的招標采購成交價,從供需平衡的角度來說,21年供應量是好于20年的,這是確定因素,而政策性收購需要量尚不確定,用確定去投機不確定是有一定的市場風險的!
【知識貼】濕稻折算成標準糧的算法
一般來說,早秈稻干谷水分按13.0%,如果30.0%的水分就超了17.0%,烘干一般按超1.0%扣1.5%計算,那么烘干成干谷,水分損耗是25.5%,地頭0.90元/斤,加上運費和裝卸費,至少在0.92元/斤。我們用0.92/(1-0.255)=1.235
如果濕稻是33.0%的水分,那就超了20.0%,烘干一般按超1.0%扣1.5%計算,那么烘干成干谷,水分損耗是30%,地頭0.90元/斤,加上運費和裝卸費,至少在0.92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