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南北學苑 ,作者洪蘇州
來源|南北學院
作者|洪蘇州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 2021 年新疆玉米制種基地現狀。
行業新聞背景
一)2021 年 1 月 31 日,甘肅武威涼州區洪祥鎮“不低于 3200 元/畝”的政策引起了種業界的極大關注,張掖甘州區緊隨其后,引動了甘肅 2021 年玉米制種基地價格的整體大幅上漲,西北玉米制種基地生產價格上漲勢如破竹。
按照往年甘肅最高值計算,比去年 2500 元/畝增長了 700 元,增幅 28%,比前年 2300 元/畝增長了 900 元,增幅近 40%!
二)新疆北疆的玉米制種基地
1)主要集中在昌吉州(昌吉市、奇臺縣)、石河子(143 團、東灣鎮)、伊犁州直縣市(農四師部分團場、新源縣、鞏留縣、察縣、霍城縣等)、博州(農五師84團等)、塔額盆地(含塔城市、額敏縣及農九師 163、164、162 等團場),隨著甘肅武威涼州區洪祥鎮“不低于 3200 元/畝”的政策效應將持續發酵,新疆的玉米制種生產基地“搶奪戰”也拉開了大幕,從 2020 年的,2100 元/畝產值,增至 2700 元左右/畝,提升了23%,預付款從 500 提升到 1000 元,提升了 100%。
2)對以玉米種子代繁為主營業務的種子企業影響深遠,2021 年玉米制種基地價格的大幅上漲,玉米制種成本高位運行,而玉米種子價格長期低位運行,違背市場商業發展規律,將更加劇基地生產與種企銷售的“生存矛盾”。
2021 年 1 月開始,疆內外大小種子公司開始陸續在新疆的主要玉米種子生產基地推出2021 年的玉米制種合同政策,畝產值上漲成為了主旋律,爭奪優質基地的漲價氣氛開始蔓延,從年前由部分公司簽訂的意向合同條款:2400 元/畝,預付款 800 元/畝,開始一路飛漲。
目前我了解的新疆較高的制種合同條款是:2700 元/畝產值(收玉米果穗,果穗不落地),每畝預付款總額 1000 元,預付款分期付:其中簽合同付 200 元,播種前 300元,出苗后 200 元,抽雄前 300 元。
按照這個合同簽訂,我測算了下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價,按照畝產 450 公斤品種計算:2700 元/畝(果穗收購價)+玉米果穗烘干費(每畝 300 元)+ 500 元(代繁服務費)= 3500 元,基地生產單價:3500 元 / 450 公斤 = 7.77 元/公斤,按此推算,品種畝產量每下降 50 公斤,基地生產價格每公斤增加 1 元。
3)我估算一下,給農民預付款達到 1000 元時,農民生產成本費用基本滿足了,此時,制種生產企業的風險開始增加,企業和農民的關系也在轉變,比如:質量后期管理、種子流失、不按時付款拉貨等風險,制種戶的主動權會更多。
部分未落實制種面積的種子公司開始不講誠信,頻繁侵擾周邊其他公司已簽訂的制種基地,變相的在合同里增加:包抽雄、包去雜,補貼農資生產資料等不合規政策,給農民不好的引導,明里暗里的互相爭搶玉米種子基地,農民則“隔岸觀火,漁翁得利”,部分公司和農戶都開始背離誠信則,亂象橫生。
引起新疆玉米制種基地價格大幅上漲得因素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國家糧食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糧食安全,是口糧安全、谷物安全、食物安全;是產量的安全、供應流通能力的安全、質量的安全,三者缺一不可。
糧食是特殊而敏感的產品,中國高層近來頻提糧食安全,正是因為糧食安全對整個宏觀經濟有著基礎性影響,糧食供給、糧價即使出現一些細小問題,將沖擊整個宏觀經濟。
近幾年新疆的小麥種植產量連年增產,新疆小麥種植補貼240元/畝,國家鼓勵新疆擴大小麥種植面積,很多玉米傳統種植區都在做種植結構調整,導致一些優良玉米制種基地減少,無法滿足玉米制種企業生產面積需求。
2)玉米原料價格居高不下,中國對玉米的需求是每年 2.7-2.9 億噸,但目前庫存已基本為零。我國臨儲玉米從 2016 年末的 2.3 億噸到 2019 年的 5200 萬噸,下降近 80%。新疆 2020 年普通玉米畝產值,按照 2.7 元 / kg 計算,基本已達到 2500 元 / 畝產值,與玉米制種行業經濟收益相當,玉米制種訂單農業優勢下降,農民種植農作物可選擇性增多,玉米制種優勢核心區基地被大田玉米和其他農作物面積所蠶食,導致玉米制種基地減少、分散、互相搶奪少量優質生產基地,直接催高生產基地價格。
3)土地承包價格上升,2020 年新疆種植玉米的土地承包價格在 600 元 / 畝左右,2021 年土地承包價格飆升至 1320 元 / 畝,生產資料(化肥)價格增幅 15%,制種生產直接成本直線上升,導致基地價格上漲。
4)新疆水資源極其短缺,對地下水禁采限采政策力度加大,農民自有確權土地種植玉米由 2020 年的每畝 380 方水下降到 350 方水,以水定地,很多村集體承包地不得不退耕,玉米制種基地區域進一步壓縮減少。
5)2020 年疆內外玉米種子企業的種子庫存量大幅減少,都存在生產面積增加的需求,但是適宜的玉米制種的生產面積卻在減少,導致種子企業在生產基地互相競價。
6)一些大型央企(山東水務集團、中泰化學、中糧集團),在新疆大量流轉土地,將土地流轉價格不斷提高。
新疆玉米制種基地高成本下的思考
1)各大種子企業都在增加品種生產面積,是否有庫存和價格風險,制種企業風險如何控制?
2)種子市場價格是否會和種子生產成本一樣,在銷售中成正比增加?
3)新審定品種在高成本下,如何進行市場價格定位?
4)制種生產企業,是否需要考慮進行長期土地流轉,以保證代繁業務持續?
5)是如何停止低價策略,但誰來提高出廠價?同質化品種,在高成本下,是否還能繼續維持生計?
6)玉米種子新質量標準從 2021 年 11 月 1 日執行,生產基地對生產的種子質量是否做好了準備?
由于最近一直在忙于基地面積落實等工作,文章內容有些粗糙,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請大家批評指正。
洪蘇州介紹:
2000 年畢業于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在新疆華西種業有限公司,負責向日葵種子生產,銷售;2007-至今,目前擔任新疆七彩農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