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破解種源卡脖子難題,打好種業翻身仗。自2020年以來,北京市先后通過制定規劃、啟動項目、探索協作等舉措,不斷加強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攻關,聚力凝心把民族種業做優做強。
為使攻關取得實效,北京市一是制定《北京現代種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圍繞四大種業、12個優勢物種,組織開展四大行動,實施12項重點工程,進一步促進北京現代種業創新高質量發展。二是啟動種質創制和品種選育聯合攻關、北京市特色畜禽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兩個種業項目,充分發揮種業創新優勢,推動種業自身發展和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攜頭并進。三是積極探索聯合攻關機制。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科研后盾、政府支持的總體原則,探索企業牽頭、央地協同、上下游種業企業相結合、京郊農戶結合四種機制。確保種業成果能夠落地北京,帶動北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切實讓京郊農民享受到種業科技成果。
據了解,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同志高度重視生物育種工作,年內兩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將實施種業三年行動計劃列入202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年全市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實施種業三年行動計劃,確保“米袋子”“菜籃子”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在生物種業重點項目上,北京市將圍繞種質資源引進、育種技術改進、性狀改良、品種選育、生物育種產業化推廣等關鍵環節和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切實解決種業卡脖子問題,提高北京種業自主創新力、持續發展力和國際競爭力,繼續保持重點物種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