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已經連續第八個月上漲,同時創下自2014年7月以來的最高月平均水平。尤其是國際玉米,在1月份大幅飆升了11.2%,同比上漲了42.3%,以此顯示出全球供應日益緊張的趨勢。
全球谷物庫存量降至5年最低,貿易糧上漲5.7%。糧農組織最新發布的2月《谷物供求簡報》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谷物庫存量為5年來最低,最新預報為8.02億噸,比12月減少6430萬噸。而2020/21年全球谷物貿易量預測自12月分以來已上調了1060萬噸,至4.652億噸,相當于比上一季創紀錄的貿易糧增加了2500萬噸(5.7%),預計所有谷物貿易將在2020/21年增加。
國際市場上,進口國開始增加糧食采購,用以儲備,產區方面又存在有關糧食生產問題的不利預測,這些問題都反映在了當下國際糧價的上漲趨勢上。
國際大米漲勢不斷
印度大米漲至三年最高
受亞洲和非洲各地的強勁需求,全球頭號大米出口國印度大米價格在本周漲至三年來最高水平。破碎率5%蒸谷米報價為每噸402到408美元,為2018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印度政府頒布的一項命令顯示,在全球供應短缺之際,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數十年來首次啟用深水港口出口大米,這將令印度大米出口提高五分之一。
由于其它大米主產國產量減少,推動大米價格攀升至多年高位,而國際大米需求激增,導致印度Anchorage港擁堵,長達四周的裝船等待導致船運商成本增加,同時也造成出口受限。
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會長稱,啟用深水港出口大米將令安得拉邦大米月出口量增加一倍至65萬噸。印度今年大米出口量預計將增至創紀錄的1600-1700萬噸。
印度大米出口增加或能平息全球米價升勢。未來幾周,印度將可以充分履行訂單,而且印度大米價格遠低于越南和泰國,在這種情況下,越南和泰國將不得不降價來挽留當前的客戶。
越南大米價格上漲
由于越南集裝箱供應短缺,造成運費高企,越南破碎率5%大米報價漲至510到515美元/噸,相比之下,一周前為505到510美元。
目前,越南大米市場交易非常緩慢,因為大多數人已經放假過春節,買家也暫停簽署新的合同,等待新米上市。冬春稻米收割工作將于2月底或3月初達到高峰。
大米出口也一直受到運費高企的制約。一位貿易商稱,因為向區域內港口的運輸一直面臨延誤,甚至無法預訂駛向歐洲和非洲港口的船只。
泰國大米價格上漲
受供應低迷的擔憂推動,泰國破碎率5%的大米價格躍升至4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每噸535-564美元。伊拉克貿易部表示,將于本周舉行招標會尋購大米,泰國出口商密切關注伊拉克的進口招標會。
阿根廷仍會選擇提高谷物出口稅
周四阿根廷總統的副幕僚長塞西莉亞·托德斯卡周四表示,阿根廷政府不排除提高谷物出口稅的可能,這是控制通脹壓力的一部分。我們并沒有多少工具,必須使用所擁有的一切手段。
2020年阿根廷通脹率達到36%以上,物價飆升給備受經濟衰退和新冠疫情打擊的阿根廷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近幾個月來,國際大豆和玉米價格達到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阿根廷上月宣布限制玉米出口,并將每天玉米出口量限制在3萬噸,以降低國內食品價格,但是在農戶以及出口商的強烈抗議之后,政府放棄了所有限制計劃。
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國阿根廷下調玉米產量預估值。由于干旱天氣造成單產低于預期,將2020/21年度玉米產量最初的4700萬噸預估值下調至4600萬噸。
俄羅斯谷物出口機制大改動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全球糧食市場的狀況正在惡化。
俄羅斯經濟部長周四表示,俄羅斯將推出永久性的谷物出口機制,以便遏制新冠疫情期間的食品通脹壓力。從6月2日起,小麥關稅將從固定關稅轉為浮動的公式計稅,即(小麥基準價格-200)*70% (公式里的小麥價格不是出口合同價格,而是莫斯科交易所計算的基準價格),這要比先前計劃的時間提早約1個月。實施新的公式計稅后,只要小麥出口價格上漲,關稅就會自動上調。
自從去年12月初普京總統嚴厲抨擊國內食品通脹以來,俄羅斯政府實施一系列出口政策,旨在平抑國內糧食價格上漲壓力,其中包括在2月中旬到6月份期間實施1750萬噸的谷物出口配額。此外,俄羅斯還曾經計劃從2月15日起對小麥出口征收25歐元/噸的關稅,并從3月1日到6月30日期間實施50歐元/噸的關稅。
但是俄羅斯以及全球小麥價格一直在上漲。12月初俄羅斯小麥在黑海的FOB價格為每噸252美元,到了1月底,俄羅斯小麥價格已經上漲到了每噸295美元。
據俄羅斯國有鐵路公司稱,2021年1月份俄羅斯谷物鐵路運輸數量為27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7倍。農藥及礦石肥料運輸數量為570萬噸,同比增加10.6%。整體來看,2021年1月份俄羅斯國有鐵路公司的所有貨物運輸量為1.012億噸,同比增加1%。
加拿大油菜籽供應短缺擔憂
全球對加拿大油菜籽的強勁需求可能蠶食庫存,推動油菜籽價格上漲,從而推高植物油、動物飼料以及以油籽為基礎的生物燃料成本。
加拿大是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加拿大油菜籽理事會的數據顯示,加拿大約90%的油菜籽產量出口到50個國家和地區。全國約43000名油菜籽農戶每年為加拿大經濟貢獻267億加元。
由于擔心油菜籽供應短缺,日本、阿聯酋和法國等其他國都在加大采購力度。供應擔憂推動近幾周油菜籽價格升至2008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周3月油菜籽期約創下合約新高,價格一直維持在每噸700加元左右。
加拿大農業部上周預測2020/21年度(8月到次年7月)油菜籽期末庫存為120萬噸,這將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庫存規模。
加拿大皇家銀行多美年證券公司大宗商品專家凱斯·菲利表示,油菜籽的供應尚未低到無法維持出口的地步,盡管本年度晚些時候可能出現這種局面。本年度迄今的油菜籽出口比同比增長33%,而且國內壓榨步伐強勁,加上油菜籽減產,因此貿易商擔心賣家已經無貨可賣。
資料來源:文華財經、博易大師,中華糧網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