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1月21日消息,全球基本食品供應緊張、新冠疫情造成運輸中斷,這些因素抬高了稻米的價格,稻米是全球數十億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在依賴進口的國家,糧食價格上漲是令人擔憂的趨勢,在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地區,大米的價格在政治上是較為敏感的。谷物價格上漲曾導致2008年世界糧食危機期間多個國家政局動蕩。
數據顯示,2020年亞洲主要生產國的大米基準價格上漲了20-45%,而對作為替代動物飼料的低品質大米的需求以及運輸成本的飚升引發了人們對依賴進口的較貧窮國家可能面臨供應短缺的擔憂。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大米經濟學家Shirley Mustafa稱,“短期內,非洲還不至于存在稻米供應問題,但如果亞洲的出口受到遏制的局面持續,則這可能會導致人們擔心,每年6月至10月期間,通常是北非和西非地區傳統的稻米低產出時期。“
“物流瓶頸可能導致食品供應出現緊俏局面并引發食品價格上漲,特別是在疫情導致經濟不振之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是大米的主要購買者,其進口量占該地區消費量的四成,而在南亞和東南亞許多地區,當地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米生產區和出口區,大米也是當地人的主食之一。
分析師稱,為了控制疫情所采取的封鎖措施令2020年的食品供應收到不利影響,這也令人們擔心食品的安全性。
FAO公布的數據顯示,強勁的需求也在推動谷物價格上漲至約六年來最高位。
中國2020年的谷物消費強勁,不僅僅是國內谷物庫存下降,且谷物進口量也增加至紀錄高位,這推動玉米、高粱和大麥等谷物價格上漲,而這些主要為飼料類谷物。
玉米是重要的飼料原料之一,2020年玉米價格大漲也導致食品級大米價格上漲,因為玉米價格上漲之后,部分消費商轉而采購低品質大米,如果破碎率100%大米,其是稻米加工過程中的一種副產品。
在印度的部分港口,破碎率100%大米FOB價格已經上漲至每噸280美元,而去年12月大約為每噸260美元。當地的供應商表示,預計這種低品質大米價格上漲的局面還將持續。
印度一位大米出口商稱,“通常非洲國家會采購破碎率100%大米,因為其價格低廉。”“但是近期亞洲越南等國的進口商也開始進口破碎率100%大米,且原意支付更高的價格。
分析師,而東南亞地區的干早天氣也導致第二和第三大大米出口泰國和越南在2020年1-11月期間的大米出口量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逾四分之ー。數據顯示,泰國和越南破碎率5%大米價格分別上漲了19%和45%,中國國內稻米價格則大幅上漲了25%。
而部分大米供應還受到全球集裝箱緊俏的影響,通常集裝箱用于運輸袋裝大米和其他食品。同時,受疫情因素的影響,在很多國家,集裝箱卸載需要耗費更長的時間,而疫情因素也導致集裝箱運輸衛生防疫產品的需求暴增。這就導致海運集裝箱運輸成本增加運輸耗時更長。
一位肯尼亞大米進口商稱,通常情下,如果自巴基斯坦進口大米,用集裝箱運輸的話,成本在850-900美元/箱,如今成本大約為1650-2100美元/箱。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肯尼亞每年大約消費大米70萬噸,其中的約60萬需要進口來滿足。
而目前自印度發往非洲地區的海運費已經自2020年11月的每噸50美元上漲至每噸150美元。
“目前很多進口商都在詢問有關每噸不及300美元的商品。"他指的是印度低品質大米。
上述肯尼亞的進口商稱,"預計未來一兩個月,我們可能會出現大米供應短缺問題,供需缺口大約為5-6萬噸。"
來源:文華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