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粳稻價格終于要漲了(le)。
中糧米業虎林12月29日價格(ge)(ge)出(chu)米率66%、水分14.5%為基準(zhun),基礎價格(ge)(ge)1.28元/斤,上漲0.02元/斤。
其實現(xian)在上漲并很不明顯,但已經看到(dao)了(le)希望。
要知道,2020年粳稻自上市以來一直呈北弱南強的格局。為了保(bao)護種糧(liang)農戶利益,12月25日黑龍江又啟動第二批稻谷最低收(shou)購價收(shou)購,以增加收(shou)購庫點(dian)。后期視農民手中余糧(liang)情況,如現(xian)有庫點(dian)不能(neng)滿足農民售糧(liang)需(xu)求,再(zai)適當增加收(shou)儲庫點(dian),確保(bao)不出(chu)現(xian)農民賣糧(liang)難問題。
不少黑龍江朋友在中華糧網水稻群或公眾號上留言為啥唯獨粳稻價格如此低迷,綜合來看有以下幾點:第一托市收購標準較嚴格,特別是今年受天氣影響,農戶手中的稻子水份偏大,實際入庫價格較低,貿易商入庫利潤低,下基層收購的積極性也就不高。第二托市收購啟動后,部分企業將最低收購價當做“天花板”價格,對于質量一般的粳稻在收購時有意壓價。三,粳稻行情不樂觀最主要是季節性上量大,而且粳稻持續多年的產大于需,尤其是黑龍江稻谷庫存壓力最重。據中華糧網大數據,東北三省一區水稻產量在四千萬噸左右,占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其中黑龍江的產量在2700萬噸左右(you)。此外,一直(zhi)以來大米市場走貨慢也影響加工企業采購積極性。
江蘇粳稻高位上漲
要說東北這次上漲一方面還真得感謝江蘇。最近江蘇粳稻收購價格大幅上漲,地方儲備輪入進入沖刺階段,和加工企業競相提價爭搶糧源,手中有糧的大戶、經紀人持倉惜售,流通中糧源大幅減少,已經難以滿足加工需求。部分加工企業從東北汽運采購稻谷回江蘇加工,運力需求增加導致運費增長,目前東北到江蘇運費450元/噸,外采糧源(yuan)成本也同時逐(zhu)步(bu)增加。江(jiang)蘇(su)粳稻谷(gu)短期進入逼空行情。
蘇北地區加工企業普通粳稻進廠價格沖高至1.50+(水分(fen)18左右(you),出(chu)米(mi)(mi)71+),成(cheng)品大(da)(da)米(mi)(mi)出(chu)廠(chang)(chang)(chang)價(jia)1.96-1.98元(yuan)(yuan)/斤(jin);南部(bu)沿江地區加工(gong)企業普(pu)通(tong)粳(jing)稻進廠(chang)(chang)(chang)價(jia)沖高至(zhi)1.54元(yuan)(yuan)/斤(jin)(水分(fen)17以內,出(chu)米(mi)(mi)72+),成(cheng)品大(da)(da)米(mi)(mi)出(chu)廠(chang)(chang)(chang)價(jia)1.98-2.00元(yuan)(yuan)/斤(jin)左右(you);南粳(jing)9108進廠(chang)(chang)(chang)價(jia)1.60元(yuan)(yuan)/斤(jin)左右(you)(水分(fen)15.5,出(chu)米(mi)(mi)71+),成(cheng)品大(da)(da)米(mi)(mi)出(chu)廠(chang)(chang)(chang)價(jia)2.15元(yuan)(yuan)/斤(jin)。米(mi)(mi)糠價(jia)格(ge)小幅回落,主流出(chu)廠(chang)(chang)(chang)價(jia)格(ge)從1.08元(yuan)(yuan)/斤(jin)降至(zhi)1.03元(yuan)(yuan)/斤(jin)左右(you)。
江蘇加工企業從東北采購稻谷,汽運方式運回,當地裝車價在1.25-1.28元/斤(jin)(水分16以(yi)內(nei),出米(mi)69+),進廠(chang)價(jia)1.46-1.47元/斤(jin),目(mu)前(qian)仍較江(jiang)蘇本地稻谷有(you)質價(jia)優勢。由于運(yun)力限(xian)制,數量占市(shi)場比重較小。
江蘇蘇南地區地方儲備大量網上采購,主流采購底價1.55元/斤左右(國(guo)標二(er)等,水分15以內)。目前,這個價格(ge)從市場采(cai)購并沒有優(you)勢,除非手中(zhong)有庫存的企業才能夠參加競賣。
今年的江蘇粳稻因為出米高以及江浙滬地方儲備的輪入而持續高位上漲,但從大米銷售角度看,粳稻缺乏繼續上漲的動力。預計在江浙滬粳稻地方輪入期接近尾聲時,江蘇粳稻的高位市場價格將不可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