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的政策動態來看,當前秋糧收購和保供穩市是糧食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稻谷作為重要的口糧品種,行情走勢受政策和市場影響非常大。當前稻谷托市收購和政策調控并重。
一方面國家在黑龍江啟動托市收購,切實發揮好政策托底作用。
為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批復同意,自11月12日起在黑龍江省內符合條件的相關地區啟動2020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根據托市收購政策,2020年生產的粳稻(三等)最低收購價為1.30元/斤等級價差0.02元/斤。從當前的價格監測來看,黑龍江也只是局部地區符合啟動條件,對行情將起到托底作用。

另外一方面加大稻谷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
11月6日是時隔1月后國家重啟2018-2019年中晚秈稻投放的首次交易,隨后又公布了11月13日50萬噸,11月20日100萬噸的銷售計劃。而且有關方面明確表示,如加工企業仍有需求,將繼續增加投放數量,保障企業原料供應。
而且政策還明確合理把握政府儲備吞吐節奏。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視情況研究暫緩部分儲備稻谷等品種的輪入,發揮好儲備糧吞吐調節市場的作用。這也是給稻谷市場降溫的舉措。
綜合市場來看,政策出手后稻谷市場入市搶購的急迫性已經降低,囤糧待漲的經紀人和烘干房開始銷售,農戶惜售心態有所降低,收購價格相比高點普遍下降2-3分左右,中晚秈稻總體高位調整。目前江蘇淮安、宿遷市場主流收購價格1.47-1.48元/斤。安徽安慶蕪湖中晚秈稻回落到1.40-1.41。湖北荊州、隨州1.40元/斤,襄陽1.45。江西贛州1.41-1.43,宜春1.43,高位穩定。湖南常德邵陽1.45,郴州1.42,益陽懷化1.47-1.48。
后期走勢:我們綜合研判,在糧食安全的大框架下,為了提高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和增加收益,糧價會允許在合理范圍內上漲,但主糧品種炒作有度。
而且我國稻谷近年來供給充裕,階段性過剩特征明顯,在供需寬松的基本面下,目前稻價已超過國家拍賣稻谷出庫價。由于稻谷庫存充裕,供給壓力后置,從后期看,隨著稻價進入高位,繼續上行的阻力較大。根據糧食市場形勢變化,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適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調控。目前來看稻谷市場降溫也比較明顯。
稻谷品種是糧食品種中庫存最大最有底氣的品種,但結構性矛盾是客觀存在的。目前來看粳稻、普通中晚秈稻以及早秈稻是過剩的,而今年的中晚秈稻部分區域質量和產量也是不容樂觀的,優質中晚秈稻仍然存在著區域性和結構性行情。至于粳稻,由于供應充足,行情空間相對較小;江蘇優質粳稻上漲空間會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