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以來,我省多地連續出現高溫天氣,僅昨天(8月4日)全省有44縣市超過37℃。據氣象部門分析,高溫預計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高溫熱害和局部干旱可能進一步發展,將對處于孕穗后期至抽穗揚花階段的中稻、抽雄吐絲階段的玉米等作物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為減輕災害影響,提出以下技術指導意見。
一、灌水調溫保苗。部分中稻正處于孕穗后期至抽穗揚花期,若遇到連續3天以上≧35℃的高溫,易導致穎花退化、花粉活力下降、授粉不良、結實率降低等危害,要勤灌深水,減輕高溫熱害對中稻生產影響。部分夏玉米正值抽雄、吐絲期,若遇到連續≧35℃的高溫干旱,易導致生長發育不良、花粉花絲活力下降、果穗頂部禿尖(禿頂)等問題,適時采用分段灌、隔溝交替灌溉等措施,不僅有利于滿足高溫期間玉米蒸騰作用對水分需求,防止形成“卡脖旱”,還有利于降低冠層溫度,提高結實率。大豆處于花莢期至鼓粒期,當中午葉片出現萎焉要趁早晚時段及時澆水或通過廂溝串灌。對部分蓄水不足、旱情漸顯地區,要合理調度水源,滿足作物用水需求。
二、追肥促長提苗。中稻要因苗追施穗粒肥,增強水稻抗逆性、減輕熱害、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再生稻要早施促芽肥和壯苗肥,頭季稻8月20日前成熟及時收獲,根據品種特點和收割機械合理留茬高度,提高再生季產量和品質。玉米灌溉后要及時追施穗肥或粒肥。
三、防控病蟲健苗。根據植保病蟲測報防治信息,及時開展防控。水稻重點防控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曲病、稻瘟病等,根據需要可將藥劑與葉面肥混配噴施,做到“一藥多治”、“一噴多防”。玉米重點做好紋枯病、穗腐病、玉米螟、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