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簡訊 » 正文

福建三明:打造“中國稻種基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7-23  來源:三明日報  瀏覽次數:306
 
 

      優質米飯來源于高優稻種。福建省三明市重點圍繞延伸雜交水稻制種產業鏈,以科薈種業、六三種業、禾豐種業、天力種業等企業為龍頭,培育和引進中國種業集團等產業鏈中、上游企業,補齊機械化制種、種子精加工、倉儲物流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發展短板,全力打造三明“中國稻種基地”,呈現出“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大融合”的良好發展態勢。

      2019年三明市制種面積24.7萬畝,產量4900萬公斤,面積、產量約占全國的17.9%20.6%,分別比2015年提高6.55個和7.62個百分點,發展速度居全國之首。三明已建成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第一大市。

      產業發展 規劃先行

      三明是農業大市,是福建省糧食主產區,是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優勢產區。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明市種子產業發展,2015年,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三明市建設“中國稻種基地”六條措施的通知》,明確了連續6年(2015-2020年)每年2000萬元,共計1.2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持三明雜水稻種子產業發展。

      市委、市政府堅持將雜交水稻種子產業作為保障農業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和特色產業來抓。2015年,制定下發了《三明市“中國稻種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一園一站六工程”及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等任務目標,明確了財政扶持、用地用電等優惠措施。2018年,委托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院編制了《福建省三明市“中國稻種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并積極推動項目落地扎根。

      2019年,圍繞“十四五”規劃和“三農”補短板項目,策劃了“三明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33.6億元,規劃分步實施基礎設施、種子加工、倉儲物流、智慧種業、科技創新等8大工程22個項目,并積極爭取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新一輪國家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政策。

      多措并舉 補齊短板

      “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制種業,已經不適合現代制種業發展,種子基地要向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這是201911月中國稻種基地發展大會在建寧召開時專家們形成的共識。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三明市制種業的短板。

      要補齊這個短板,首先就要解決資金問題。三明市統籌涉農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優先保障制種基地建設資金需要,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制度、種子收儲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和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夯實基地基礎設施建設

      2015年以來,三明市整合國家、省上涉農資金3億多元,帶動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2億多元,用于支持種業發展。三明市已建設高標準制種田13.7萬余畝,改造烤煙房6600座,農用無人機擁有量近100架。

      現在,建寧縣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三明農科院省級實驗室、沙縣中國稻種南方育種研發展示基地等項目建設正穩步有序推進。同時,建寧縣種業科技中心、寧化、泰寧、尤溪等縣種子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六三種業、科薈種業、天力種業等企業繁育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育了閩贛農機植保綜合服務中心等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支持制種農戶改造烤煙房用于烘干稻種,支持制種專業合作社提升種子加工設備工藝,不斷提高基地種子加工儲藏能力。

      今年,三明市在寧化、建寧縣進行種盤精準“印刷播種”試驗,這在福建省尚屬先例;

      往年,種業父本不能機插。今年在寧化、建寧縣率先進行父本單行機插試驗;

      通過近些年的不懈努力,種業正逐步向全程機械化步伐發展,其中機耕基本上可完成,機收面積達95%以上,機插率逐年提升;

      三明市在種子精加工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比如六三種業、禾豐種業、科薈種業、天力種業等企業種子精加工中心相繼建成使用;

      近些年,類似這樣的創新探索的事例還有許多。三明市重視育種科技研發、創新、推廣運用,提高育種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和供種保障能力。比如,支持三明市農科院建設福建省水稻遺傳改良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技術支撐;支持種子企業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壯大科研人才隊伍,開展商業化育種,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支持企業組建試驗聯合體,開展國家、省級聯合體試驗,拓寬品種審定途徑。

      強化監管創建品牌

      三明市注重培育種子龍頭企業,扶持一批種子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高種子產業規模化、組織化經營水平。

      目前,三明市具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子企業6家、專業化制種公司9家、從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和加工的專業合作社50多家。其中,科薈種業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水稻種子企業;六三種業、科薈種業、禾豐種業等5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重點農作物種子企業;天力種業成為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專業化制種企業,年制種面積7萬余畝。

      2019年,建寧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先后獲批創建福建省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全國第3個、福建第一個以水稻種業為主導產業創建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三明“中國稻種基地”“建寧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第一超級大縣”“北有張掖,南有建寧”稱號,逐步獲得國內種子行業的充分認可。

      “建寧水稻種子”成為全國第一個水稻種子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授權省內外10余家企業免費使用。泰寧縣掛牌全國第一個“國家級出口雜交稻種質量安全示范區”,種子出口量占全省的85%以上。

      2015年以來,全市123個水稻新品種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其中,優質稻品種“明倫臻占”榮獲第二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秈稻)金獎,實現了三明市國家級優質稻金獎品種“零”的突破。

      品牌效應力量是無窮的。現在,近90家國內知名水稻種子企業,在三明建立了穩定的稻種基地。

      制種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三明市嚴格執行種子生產許可準入和備案制度,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種子質量監管八條措施的通知》,規范種子生產行為,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建寧、泰寧等縣制定了基地管理辦法、種子生產合同規范文本、田間質量監控程序、誠信管理制度、種子生產糾紛調處辦法等管理規定,有效推動了基地生產秩序的規范和持續健康發展。2019年,建寧縣禾眾網建成并啟用,基地數據化管理系統逐步完善,涵蓋種子生產至銷售、種子企業至農戶、政府監管及各種信息查詢等環節,實現種子質量可全追溯。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