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有重器 黃淮飄麥香
——“四優四化”強筋小麥新品種周麥36號現場觀摩側記
“穗頭多,穗子大,籽粒又飽,看這長勢肯定能多打糧食!”“不只是今年長勢好,我們那兒連種兩三年了,年年高產!”“這個品種為什么能穩產高產,是因為抗病抗逆、多抗廣適!”“優質品種,吃著筋道,商品性好,糧食售價高,不愁賣。”……
5月23日,西華縣清河驛鄉萬畝優質高效小麥示范基地內熱鬧非凡,由省、市農業專家以及周口各市區代理商、種地大戶、合作社代表等組成的觀摩團,正在這里對河南省“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項目品種——優質中強筋小麥新品種周麥36號進行現場觀摩。省“四優四化”小麥專項首席專家、省農科院小麥所研究員李向東,省農科院成果推廣處處長王強,“四優四化”豫中南主持人、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王恒亮,周口市農科院副院長楊光宇,周口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韓玉林,河南周園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園種業)總經理錢健康及西華縣相關領導專家參加了觀摩。
省農科院成果推廣處處長王強評價說,“四優四化”優質小麥專項已經連續實施了三年,優質強筋小麥在生產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次疫情,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生產”,越要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周口市農科院副院長楊光宇說,本次觀摩會的目的是扎實推進河南省“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項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種植業結構調整,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充分發揮周麥36號的品種生產優勢,加速周麥36號的示范推廣。
據河南省“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優質小麥專項首席專家李向東介紹,雖然今年出現春季低溫和后期干旱,但從目前示范田來看,按照技術要求管理的周麥36號,畝穗數、穗粒數正常,產量基本不受影響。這一示范,集成創新綠色高效技術在小麥生產中推廣應用,確保小麥生產在任何社會環境和氣候條件下都能穩產高產。
周口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韓玉林談到,除了春寒和后期干旱,今年小麥病害頻發,尤其是條銹病和白粉病,發病早且重,對小麥生產是極大的考驗。但周麥36號抗病、抗倒性好,加之統一進行過病蟲害防治,及時澆灌漿水,所以長勢很好,豐收已成定局。
觀摩期間,周口市農科院、周園種業邀請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西華縣清河驛鄉銀飛種植合作社萬畝周麥36號示范田進行了測產,平均畝穗數39.1萬、平均穗粒數42.4粒、千粒重46.2克,85折后理論測產結果為651公斤。測產結果公布后,現場掌聲雷動。除了現場測產外,在周口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協調下,專家還分別對周麥36號另外幾個“四優四化”示范點進行了測產,統計結果顯示,被選中的四個測產點平均畝產全部超過600公斤,充分證明了周麥36號廣適、多抗、高產的特性。
周麥36號的優異表現,不僅讓現場觀摩者好評如潮,同時還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一致稱贊。專家認為,在今年抗擊疫情的特殊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更加具有重要的意義,周麥36號憑借高產、穩產、多抗、優質四大顯著特點,正在黃淮麥區迅速推廣,有望成為糧安天下的大國重器。
(本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博 郭俊娟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