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01215027601AAK/2020-00024 分 類: 工作動態類 ; 農業農村廳辦公室文件
發布機構: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發文日期: 2020年02月27日
名 稱: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0年農業生產主推技術推廣工作的通知
文 號: 晉農辦科發〔2020〕25號 主 題 詞: 通知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0年農業生產主推技術推廣工作的通知
各市農業農村局、廳屬有關單位:
為加快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遴選了我省2020年農業生產的主推技術。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主推技術的推廣工作,要結合當地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業生產經營者需求,引導廣大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要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民群眾了解掌握技術要領。加強基層農技人員和高素質農民培訓,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確保先進適用技術落地見效,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全省實現“兩個同步”做出積極貢獻。
附件:山西省2020年農業生產推廣的主推技術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0年2月27日
附件
山西省2020年農業生產推廣的主推技術
一、糧油類
(一)旱地小麥“一優四改”綠色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集成小麥栽培技術,選用抗旱優質品種、改變傳統伏耕時間、施磷方式、施肥種類和播種時間,達到旱地小麥抗旱節水、保水保肥、品質提升、化肥減量的目的。
2.技術要點:(1)選用優種。選用穩產耐旱廣適型優質小麥品種,如晉麥92號、運旱618等。(2)適時深耕。改入伏早深耕為立秋至處暑適時深耕25~30cm。(3)分次施磷。改播種一次施磷為耕和種兩次各施磷肥50%;改單施化肥為增施1500kg/畝優質有機肥,減施25~30%氮磷肥。(4)適期播種。中部麥區適播期為9月下旬,南部麥區適播期為9月底到10月初。
3.適宜區域:山西小麥主產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聯 系 人:黨建友 段忠紅
聯系電話:0357-2881886 0351-8235132
電子郵箱:dangjyou8605@sina.com
(二)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
1.技術概述:適用于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該技術農藝農機配套,播種作業不開溝鋪膜,膜側播種,可實現苗齊苗全、無需人工放苗、地膜減量易回收、抗倒抗旱衰、增產10%以上。
2.技術要點:地塊應相對平坦、通風、光照條件好,土層深厚,玉米播種機及收獲機可進地作業。秸稈離田或粉碎(長度≦cm)后旋耕,采用膜側精量聯合播種機鋪膜、施肥、播種、鎮壓一次完成,播后分段覆土避免地膜被風刮起。
3.適宜區域: 山西年降雨量≥400mm、春旱發生頻率較高地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聯 系 人:張中東 郭正宇 宮 帥 陳永欣
聯系電話:18635008018
電子郵箱:zzdyms@163.com
(三)旱地玉米淺旋覆蓋微壟溝種植技術
1.技術概述:該技術是一種旱地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通過將深松、秸稈覆蓋及微壟溝種植等技術有機結合,實現春季干旱“一播出全苗”,達到改良土壤、保蓄雨水、抵御干旱的能力。
2.技術要點:秋季玉米收獲后,將秸稈粉碎小于10cm后拋灑還田,兩年深松一次,再進行5cm淺旋覆蓋整地保墑;春季根據土壤墑情,進行5~15cm探墑溝播,確保將種子播種在濕潤土壤中,春季干旱時實現“一播出全苗”,探墑、微壟溝、播種、施肥及化學除草同步進行。壟臺的秸稈可以有效保墑;微壟溝可
以吸納降雨、抵御干旱。
3.適宜區域:山西東部丘陵區和中部盆地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聯 系 人:馮瑞云
聯系電話:13834113105
(四)玉米病蟲綠色防控技術
1.技術概述:采取農業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措施,開展玉米大斑病、玉米螟、蚜蟲、紅蜘蛛、粘蟲等病蟲害防控,有效控制玉米病蟲為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殘留風險,提高了玉米產品的質量。
2.技術要點:選用優良抗(耐)病品種,及時摘除病葉,減少田間病源基數;使用殺蟲燈、性誘捕器、食誘劑誘殺玉米螟和地下害蟲;采用白僵菌封垛寄生玉米螟越冬幼蟲防治,球孢白僵菌灌芯防治玉米螟,阿維菌素防治玉米紅蜘蛛,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玉米苗前化學除草、高巧包衣防治地下害蟲和絲黑穗病。
3.適宜區域:山西玉米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總站
聯 系 人:張武云
聯系電話:13935188208
電子郵箱:zwysxty@126.com
(五)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技術
1.技術概述:應用適用農機具,在有秸稈覆蓋的耕地土壤上少翻動土壤,將玉米種子按預定間距單粒播入播行土壤內來完成播種作業,能夠有效利用秸稈資源,減少風蝕、水蝕對土壤的損壞,同時減少農機的進地次數,是有利于土壤良性發展的技術。
2.技術要點:該技術適宜輕質土壤。選用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機可一次完成苗帶破茬開溝、種肥分層播施、覆土鎮壓等(覆膜滴灌帶鋪設)多項作業工序。種肥相互隔離,鎮壓強度一致。排種可采用指夾式、勺式、氣力式等排種裝置,一般選配30~50馬力拖拉機。一年一熟地區,要求地表秸稈粉碎長度≤10cm,長度合格率≥85%,拋灑不均勻度≤30%;一年兩熟地區,前茬小麥收割時收割機應加裝秸稈粉碎裝置。
3.適宜區域:山西玉米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農機技術推廣一部
聯 系 人:任躍男
聯系電話:13099073962
電子郵箱:r-yn@163.com
(六)谷子機械化精量溝播及高效施肥技術
1.技術概述:該技術解決干旱氣候條件下谷子出苗難問題,確保適時播種。溝播可以消除地表雜草,減少苗期草害;實現探墑、精播、精施肥、菱形鎮壓機械一次完成,提高功效;可以有效積聚雨水,蓄水保墑,發達根系,抗倒抗早衰,豐產穩產。
2.技術要點:施肥鎮壓一體機進行溝內精播,行距45cm,同時將肥料集中深施于播種行一側,后帶菱形鎮壓裝置進行溝底、溝兩側同步鎮壓。精量播種,寬行距種植,增加通光透風度。電子數控,精量集中施肥。
3.適宜區域:山西谷子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聯 系 人:王玉文
聯系電話:13008078670
電子郵箱:gzswyw@163.com
(七)高寒區綠豆高產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晉西北高寒區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增產效果顯著。在地膜覆蓋的基礎上,進行機械化收獲,將綠豆收獲從人工摘莢中解放出來,節省成本,提高效益。
2.技術要點:(1)綠豆的播種期在5月下旬較為適宜。(2)選擇直立、成熟一致的品種,畝播量不低于1.5公斤,畝留苗10000~12000株。機械化播種、施肥、覆膜一次完成。(3)苗期適當間苗、及時除草,花莢期及時灌溉追肥。(4)病蟲害可使用中生菌素、氯氰菊酯等防治。(5)綠豆95%莢成熟后,及時機械收獲。
3.適宜區域:山西西北高寒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聯 系 人:趙雪英
聯系電話:13935132891
電子郵箱:zxy8118571@126.com
(八)飼草玉米間作豆科綠肥混合青貯技術
1.技術概述:合理利用光熱資源,縮小飼草玉米株距,豆科綠肥可以占到總產量的15%以上,豆科綠肥與飼草玉米混合青貯可以將青貯飼料粗蛋白提高到15%以上;通過飼草玉米與豆科綠肥耕作帶輪作,利用豆科綠肥的固氮能力,能大量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根系翻壓可以增加,提高。
2.技術要點:以2米為一個種植帶,采用50cm等行距種植,2行青貯玉米+2行豆科綠肥。其中,玉米株距20cm,拉巴豆株距20cm,汾牧綠株距15cm。青貯玉米畝留苗3500株。播種后用異丙甲草胺除草劑封閉。按照青貯玉米收獲標準機械一次性收獲。次年注意耕作帶輪作。此技術以大型養殖企業為依托,形成“企業帶動、農民種植、訂單生產、循環發展”的牧草收儲新模式。
3.適宜區域:山西北部地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所
聯 系 人:程永鋼
聯系電話:13834807564
電子郵箱:CYGH2609@163.com
(九)高粱密植精播技術
1.技術概述:專用高粱播種機械為載體,一次性完成整地、
施肥、播種、噴藥等多道農藝工序,不僅能夠減少高粱種植用種量,降低高粱種植成本,提高出苗率,同時密植精播無需人工間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2.技術要點:播前進行深松耕、平整土地,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因地制宜確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和株行距,精量播種機畝播量為0.5~0.75公斤,畝留苗6000~8000株,播種深度3cm左右,行距50cm ,株距20cm。農家肥作底肥,氮肥、磷肥、鉀肥結合播種施入。在播種后出苗前噴施高粱專用除草劑封閉除草。通過輪作倒茬、種子處理、適時播種及適宜藥劑等措施防治絲黑穗病、螟蟲、蚜蟲、粘蟲等高粱常見病蟲害。
3.適宜區域:山西高粱中晚熟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聯 系 人:賀 曄
聯系電話:0351-8235139
電子郵箱:heye6359@163.com
(十)晉西北春播油菜抗旱高產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選用油菜抗旱優良品種、適時早播、平衡施肥、科學防治和機播機收等多項抗旱高產栽培技術,達到提高產量、節本增效的目的。
2.技術要點:選擇肥力較好的地塊,整地保墑,選擇適宜當地氣候的抗旱優良品種,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畝播0.4~0.6公斤,播種深度2cm~3cm為宜,行距25~30cm,畝留苗8000~10000株,施足底肥、重施苔肥,中耕除草,病蟲草害防治以農業防治、除草劑、藥劑拌種、殺蟲燈等為主,角果2/3以上泛黃時采用聯合收割機或小型油菜收獲機收獲貯藏。
3.適宜區域:山西西北部春播油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聯 系 人:張路線
聯系電話:0351-8235132
電子郵箱:sxnyzlx@126.com
(十一)芥菜型春油菜套種亞麻高效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芥菜型春油菜和亞麻采用寬窄行播種,兩種作物植株高度相差較大,可以避免田間高溫潮濕小氣候的出現,形成多個邊際效應;作物間相互不遮光,不會影響二者的光合效應;兩種作物的生育期相同,同種同收,可以節省勞力;可以有效防止病害、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油菜的產量和品質。
2.技術要點:播種走向為東西方向,播種6壟油菜、6壟亞麻,播種模式間隔重復。選用晉油8號、高油9號和晉油12號等品種。播前,翻地保墑,隨深翻土拌入農家肥,使土壤疏松,充分暴曬,殺死其中的病菌。播種時,攜帶播種機后隨鎮壓輪轉圈式播種,輪距90厘米。在油菜整個生長期間,進行2次中耕,及時防治病蟲害。角果八成熟時收割。
3.適宜區域:山西北部春油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聯 系 人:田宏先
聯系電話:13593006109
電子郵箱:thongxian06@126.com
(十二)旱薄地油菜高效栽培施肥技術
1.技術概述:芥菜型春油菜抗旱耐瘠,適應干早、半干旱山區種植。采取高效栽培施肥技術,對增加春油菜株高、有效分枝數、角果數和千粒重都有顯著影響,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油菜增產增效生產。
2.技術要點:選用抗旱耐病品種。播種前,深翻土30厘米左右,隨翻地施農家肥1500公斤/畝,耙耱平整。及時早播,晉西北地區在4月下旬到5月初播種。出苗兩周后及時間苗、定苗,畝均留苗約1.2萬株。抽薹期隨水施尿素15公斤/畝,盛花期隨水施尿素20公斤,同時補施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5公斤/畝。及時中耕松土保墑蓄水。注意病蟲害防治,出苗一周后,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2.5%的高效氯氟氰菊2500~4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和黃曲條跳甲,角果初期用0.3%的苦參堿乳油300~500倍液噴施防治霜霉病。
3.適宜區域:山西油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聯 系 人:王瑞霞
聯系電話:13994361531
電子郵箱:wruixia08@126.com
(十三)莜麥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蓄水保墑技術
1.技術概述:應用壩莜1號等品種。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蓄水保墑技術具有很好的蓄沙固土、蓄水保墑、滅草節勞、增產及保護生態的效果。核心是“一早三改”:一早是選用早熟品種或中早熟品種,三改即改秋耕翻為播前耕翻,改早播為晚播,改稀植為密植。
2.技術要點:確定播種期: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播種,旱坡地一般5月中下旬播種,平灘地一般5月20日播種。晚播使燕麥的需水期與當地降雨得到充分吻合產。播種量的確定:加大播種量,增加田間苗數,每畝保苗35~40萬株,比常規播種量增加10~15萬苗。耕翻與播種:防止跑墑失水,采用耕翻、播種、鎮壓為一體的機械化耕作方法。施肥:每畝施用農家肥1500~2000公斤。種肥畝施磷酸二銨70公斤、尿素2~3公斤。70%籽粒蠟熟及時收獲,以防風甩落粒。
3.適宜區域:山西北部秋燕麥產區
4.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聯 系 人:張美俊 王根全
聯系電話:13994559958 13103450022
電子郵箱:gqwang1111@163.com
(十四)甘薯壟膜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選用高產、適應性廣、適宜輕簡化作業的甘薯
品種,應用壟膜輕簡化栽培技術達到起壟、移栽、切蔓和收獲等
環節的機械操作,可以顯著提高甘薯產量和經濟效益。
2.技術要點:選擇適宜山西區域種質的抗病品種晉甘薯9號、晉甘薯3號和秦薯5號等。整地施肥,每畝N-P-K復合肥料50kg配施3000~4000kg農家肥。起壟栽培,壟距100cm、壟高22~25cm。選用脫毒健康薯苗,密度3000~3500株/畝。7~8月份雨水較多時,應采取控蔓措施,葉面噴15%多效唑150~200g/畝。10月上中旬及時收獲,以防凍害。
3.適宜區域:山西甘薯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聯 系 人:解紅娥
聯系電話:0359-2127091
電子郵箱:xieheyb@126.com
(十五)胡麻、莜麥、蕎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
1.技術概述:該技術主要包括機械化耕整地、播種、中耕、植保、收獲及干燥處理等作業環節,采用全程機械化機具配備方案和技術路線,集成農藝農機技術,提高作業效率。
2.技術要點:播前耕整地,一般在播種前10 天左右旋耕,旋深12cm~15cm,配套動力50~100馬力。播種采用復式播種機,一次完成開溝、施藥、(鋪膜)、播種、施肥、覆土、鎮壓等多項作業;采用窩眼輪式、氣力式、外槽輪式播種機作業,播種深度控制在3~6厘米左右,配套動力25~50馬力。中耕采用中耕施肥機或微耕機作業。植保采用懸掛、自走式噴桿式噴霧機或植保無人機作業。當莜麥籽粒成熟度進入蠟熟期,胡麻、蕎麥籽粒成熟度進入黃熟后期時,優選適宜幅寬的谷物聯合收獲機開展收獲作業,可采用分段式收獲模式。采用糧食熱干燥式、風干燥式設備進行干燥處理,使含水率降到15%以下,達到糧食儲存要求進行儲存。
3.適宜地區:山西胡麻、莜麥、蕎麥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農機技術推廣一部
聯 系 人:任躍男
聯系電話:13099073962
電子郵箱:r-yn@163.com
(十六)藜麥高產密植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選用純合的藜麥種子,改變傳統的株行距、農家肥發酵方式和栽培技術,達到藜麥抗倒伏、蓄水保墑、品質提升、節本增效的目的。
2.技術要點:(1)選用純種:選用純合的藜麥種子使藜麥成熟期一致;(2)寬行密植:播種時保持行距60cm,株距20cm;(3)農家肥腐熟:將農家肥與微生物腐熟劑按照1000:5的比例混勻發酵5-8天,畝施農家肥1000kg,復合肥10kg;(4)微壟覆膜溝播:起微壟、覆膜,膜側播種。
3.適宜區域:山西西北部藜麥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聯 系 人:董艷輝 王育川 武文卿
聯系電話:13700549645 13623607634 13753497392
電子郵箱:dongfang5513@163.com
(十七)馬鈴薯節水節肥高效滴灌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將加壓的水經過過濾設施濾“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進入輸水主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區,供根系吸收。該技術在嵐縣、沁源縣等地進行試驗,節水節肥,提質增效明顯。
2.技術要點:滴灌設備鋪設:滴灌材料為PE軟管,分總管、支管和毛管,毛管采用迷宮式。主管道鋪設要自然暢通,滴灌帶在馬鈴薯播種后第一次培土后鋪設,中耕培土時應注意將滴管帶放在上面。中耕培土:中耕時不要把土培到膜下毛管上。追肥:將肥料加入水中充分融合形成水溶性肥料,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區,供根系吸收。追肥要先澆清水,待土壤濕潤后開始追水溶性肥料,施肥結束再澆清水,使施入肥料全部輸送到根系部位。適時收獲:當大田70%的植株莖葉枯黃后,應及時收獲。收獲前要先把支管、毛管等回收。
3.適宜區域:山西干旱少雨有水源條件的地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聯 系 人:王春珍
聯系電話:15234223396
(十八)馬鈴薯旱地機械化壟作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通過對馬鈴薯機械壟作栽培技術進行改進,采取低起壟和高培土策略,克服壟作加劇春旱對出苗的影響,在旱地實現了馬鈴薯機械化壟作栽培。該技術的應用減輕了田間病害發生和爛薯、綠頭薯和畸形薯比例,提高了馬鈴薯單產和商品性,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種植經濟效益。
2.技術要點:采用單壟雙行機械化壟作栽培模式,沿等高線起壟,壟寬1.20~1.30米,壟上行距30厘米左右,壟間行距90厘米左右,株距23~28厘米。播種起壟高10厘米左右,播深12~13厘米,出苗后進行2次培土,壟高達到20厘米以上。結合秋季深耕、深松措施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3.適宜區域:山西坡梯田、旱川地馬鈴薯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薯類脫毒中心 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
聯 系 人:柴生武
聯系電話:0351-7032900 13834551812
電子郵箱:458312989@qq.com
(十九)馬鈴薯病蟲高效防控技術
1.技術概述:以農業、物理、生物防控手段替代化學藥劑的馬鈴薯病蟲高效防控技術,能有效減少馬鈴薯病蟲害防控中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造成的農產品與面源污染,實現馬鈴薯生產農藥減量控害,農產品提質增效。
2.技術要點:播前起壟,壟高25cm,壟距90cm。播期選用合格的脫毒種薯。種薯用吡蟲啉、丙森鋅等藥劑拌種,晾干后播種。生長期抓住苗高20cm、封壟前以及花后3次用藥關鍵期科學施藥,預防早疫病、炭疽病、晚疫病等病害。注意:大型生產基地采用機播時,可將拌種藥劑兌成溶液,播種同時將藥液噴施到種薯上。
3.適宜區域:山西馬鈴薯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總站
聯 系 人:張東霞
聯系電話:18635134558
電子郵箱:446951910@qq.com
二、水果類
(二十)果樹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
1.技術概述:該技術解決目前果樹生產管理中,化學農藥用量過多,存在農藥超標的果品安全問題。近年在我省水果主產區建立了果樹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區,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產品,進行深入試驗示范和探索創新,形成完整的果樹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和推廣應用工作機制。
2.技術要點:合理水肥管理,增強樹勢;及時清潔果園,減少蟲菌源;早春進行果園生草,改善生態,保護天敵。分別在開花前、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葉面噴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誘導劑;田間設置殺蟲燈、性誘捕裝置、黃板、誘蟲帶等理化誘控害蟲;田間釋放捕食螨、瓢蟲、赤眼蜂等天敵防治害蟲;病蟲發生較重時選擇高效低毒藥劑,適時、精準施藥。注意輪換用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3.適宜區域:山西果樹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總站
聯 系 人:張東霞
聯系電話:18635134558
電子郵箱:446951910@qq.com
(二十一)果樹腐爛病減藥防控技術
1.技術概述:果樹腐爛病減藥防控技術可保護樹體不受病菌侵染、殺滅樹體表面及剛剛入侵到樹體淺層組織的病菌,新生病疤率降低60%左右,病疤治愈率85%左右。該項技術在我省果樹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推廣,取得了一定積極成效。
2.技術要點:增施有機肥、合理負載;樹干涂白、預防凍害;保護傷口,減少病菌侵染;發現病斑及時刮治;落皮層形成期,選擇代森銨、甲基硫菌靈、辛菌胺錯酸鹽、戊唑醇等殺菌劑對樹干大枝全面涂刷(噴淋)2次,每次間隔10~15天。注意:噴涂樹干應細致、周到,不要噴灑在葉果上。
3.適宜區域:山西蘋果、梨樹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總站
聯 系 人:張東霞
聯系電話:18635134558
電子郵箱:446951910@qq.com
(二十二)蘋果高光效開心樹形標準化改造技術
1.技術概述:針對成齡蘋果園樹冠郁閉、光照惡化問題,采用“上部適度落頭、下部依次提干、中部培養主枝、建立長軸枝結果體系”的技術路線,實現優質高效生產。
2.技術要點:高提干:基部疏除1~2個主枝,干高達到170cm。再落頭:上部疏枝1~2個,樹高降到350厘米。精簡主枝:根據樹冠空間方位、角度、枝組結構,在樹干中部優選主枝,疏除1~2個臨時性主枝,全樹保留3~4永久性主枝,水平方向延伸。
3.適宜區域:山西中南部蘋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研究中心
山西省果業工作總站
聯 系 人:蔚 露 賀光華
聯系電話:0351-7187688 13633510446
電子郵箱:zmniu@126.com
(二十三)果園起壟覆膜集雨保墑技術
1.技術概述:該技術能有效解決果園冬春季干旱、秋季多雨的實際問題,達到集蓄降雨、保墑抗旱、周年供應、增產提質的顯著效果。近年來,在蘋果、梨、桃、葡萄、杏等果園中得到推廣應用。
2.技術要點:(1)整地。秋末冬初結合秋施基肥,進行整地,至土壤封凍前完成.(2)起壟。壟面以樹干為中線,中間高、兩邊低,形成“︵”形,壟面高差10cm~15cm為宜。起壟時將樹干周圍土刨開,做到“起壟不埋干”(3)覆膜。春季頂凌起壟覆膜在土壤5cm厚的表土解凍后進行,秋末冬初起壟覆膜在果園秋施基肥后土壤結凍前完成。選擇膜面光亮、彈性強、耐老化的黑色地膜。地膜寬度與樹冠大小相匹配,樹冠最大枝展的70%~80%為宜。(4)生物覆蓋。覆膜后,壟面兩側開挖集雨溝,集雨溝內覆蓋雜草或玉米稈等作物秸稈。行間生物覆蓋。
3.適宜區域:山西水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果業工作總站
聯 系 人:賀光華
聯系電話:13633510446
電子郵箱:sxgyzz@163.com
(二十四)蘋果矮化栽培標準化整形修剪技術
1.技術概述:針對本省新建矮化密植果園,通過砧木應用與整形修剪的標準化技術,促進果樹健康生長發育,能夠有效提果品質量。
2.技術要點:砧木應用:南部產區選M、SC系砧木,中北部選SC、SH、GM系砧木;樹形模式:細長紡錘形,樹高300~350厘米,干高60厘米,結果枝組20~30個。整形修剪:結果枝角度90°,長50厘米~70厘米,枝展150厘米。
3.適宜區域:山西中南部蘋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研究中心
聯 系 人:蔚 露
聯系電話:0351-7187688
電子郵箱:zmniu@126.com
(二十五)蘋果高效保花定果技術
1.技術概述:本技術針對晉南蘋果產區花期易出現的霜凍、冷害、陰雨、寡照等異常天氣情況,運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調控,可以提高蘋果坐果率和果品商品性,也能減少套袋果水裂紋帶來的損失。
2.技術要點:通過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果花進行營養補充,使營養在局部范圍內向中心花轉移,同時協助其授粉受精,從而達到保中心花坐果,邊花失去營養脫落的效果。注意事項:弱樹忌用;根據花期氣溫回升快慢和開花時間,靈活把握噴施時間;化學藥劑不能完全代替人工,需要人工輔助定果。
3.適宜區域:山西南部蘋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 園藝研究所
聯 系 人:聶園軍 武文卿
聯系電話:18636905379、13753497392
電子郵箱:13753497392@126.com
(二十六)設施葡萄優質豐產標準化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葡萄品種較多。技術要求有差異。根據葡萄品
種特性,通過選擇合理架式、提高結果部位、強化花果管理及精準調控溫濕度等關鍵技術集成,達到果實品質提升和提早成熟的目的,從而增加設施栽培的經濟效益。
2.技術要點:架式選擇;長勢中庸或弱的品種選用“廣”字形或“Y”字整枝方式,長勢強旺的品種選用“T”字形整枝方式。提高結果部位;第一道鐵絲提高到80cm。花果管理;萌芽前用石灰氮處理芽眼;加強疏花整穗,每穗控制在0.5~0.75kg之間,穗形圓柱形或圓錐形;控制產量1500kg/畝左右。冬季采用極短梢修剪,留2~3個芽眼。
3.適宜區域:山西葡萄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聯 系 人:趙旗峰
聯系電話:13935492764;
電子郵箱:gssqfzhao@163.com。
三、蔬菜類
(二十七)胡蘿卜機械化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胡蘿卜是勞動密集型栽培作物,生產季節性強、用工多、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通過機播、機收技術,實現精減化栽培,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2.技術要點:用機械種子編織機把種子按照3厘米~4厘米的株距單粒編織在紙帶中)、夾拔式胡蘿卜收獲機等高效設備,實現了胡蘿卜從播種到收獲的全程機械化作業(依托標準胡蘿卜機
械化栽培技術規程 DB14\T1627-2018)。
3.適用范圍:山西胡蘿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蔬菜產業管理站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聯 系 人:廉 藺
聯系電話:0351-8235133
電子郵箱:sxsscb@163.com
(二十八)大蔥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大蔥全程生產機械化栽培技術能有效地降低大蔥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可以提升生產種植效率7~10倍。
2.技術要點:大蔥全程機械化生產的核心技術環節“丸粒化包衣、精量化播種、工廠化育苗、自動化移栽、集約化采收”等,達到苗全、苗齊、苗勻、苗壯的要求,實現了大蔥生產從播種到收獲的全程機械化作業。
3.適用范圍:山西大蔥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蔬菜產業管理站 清徐縣蔬菜辦
聯 系 人:廉 藺
聯系電話:0351-8235133
電子郵箱:sxsscb@163.com
(二十九)香菇反季節栽培技術
1.技術概述:香菇生產對溫度控制要求高,栽培季節主要在
春秋兩季。該技術充分利用我省冷涼氣候資源,可實現周年生產。目前該技術已經在我省廣靈縣、交口縣等地示范成功,香菇品質好、效益高。
2.技術要點:(1)利用高寒地區夏季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的得天獨厚的冷資源氣候優勢,對食用菌菌棒生產工藝、轉色調控和出菇大棚構造進行改良;(2)篩選出適合高寒地區反季節生產的優良品種(如香菇939、香菇212等)。采用野生檸條對生產配方進行優化,生產出適合高寒地區夏季食用菌高效栽培新配方;(3)上年12月底以前完成菌棒的生產,并進行發菌,溫度20℃左右,空氣濕度低于70%;出菇時間集中在5月~9月份,外界氣溫高,需具備雙層拱形棚等出菇場地,并配套必要的降溫設施,出菇溫度控制在8℃~26℃,空間相對濕度維持在85%;菌膜尚未破裂時及時采收,及時打冷,每個出菇基地必須配備冷庫,分級銷售。
3.適宜區域:山西冷涼地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蔬菜產業管理站
(三十)塑料大棚二氧化碳施肥技術
1.技術概述:該技術是一種設施蔬菜提質增效的施肥方式。主要用于解決塑料大棚二氧化碳虧缺導致的蔬菜產量和品質低的問題。通過本技術的實施,大棚蔬菜可增產約20%。
2.技術要點:施肥濃度在光照、溫度和濕度等適宜條件下,二氧化碳施肥濃度控制在600~1000ppm,陰天減少施放濃度,雨雪天停止施放;在溫度偏低或偏高的亞適宜環境下,葉菜類和根菜類、濃度控制在600~800ppm,果菜類、濃度控制在800~1000ppm;蔬菜苗期濃度控制在400~600ppm,定植緩苗期將濃度控制在600~800ppm,開花結果期將濃度控制在800~1000ppm。 施肥時間在日出后0.5~1.5h,通風前0.5~1.0h結束,晴天提早施放,陰天推遲施放,雨雪天不施放;葉菜類和根菜類在定植緩苗后開始施用,果菜類蔬菜在苗期3~4葉時開始施用,開花結果期為最佳施用時期。要防止高濃度危害,避免濃度波動,注意施用安全。
3.適宜區域:山西各地。
4.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聯 系 人:侯雷平
聯系電話:18634593612
電子郵箱:sxndhlp@126.com
(三十一)設施蔬菜生產熊蜂授粉技術
1.技術概述:蜜蜂授粉是大田農作物和園藝作物的最佳授粉方式。目前,熊蜂已被廣泛應用于世界保護地與露天栽培作物的授粉。熊蜂為溫室蔬菜及果樹授粉,可以大大的提高產量,可以改善果菜品質,降低畸形果菜的比率,解決應用化學授粉所帶來的激素污染等問題。熊蜂成為溫室蔬菜授粉的理想昆蟲,利用熊蜂授粉也成為公認的綠色食品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
2.技術要點:用于番茄、茄子、青辣椒、菜豆、南瓜、甜瓜等蔬菜,一箱熊蜂(約80只蜂)可供1000㎡左右蔬菜授粉。以溫度12°C~30°C、相對濕度50~90%為宜。蜂箱應置于支架上,避免堆積,以置于通道處為宜,在炎熱的夏季,應注意給蜂箱遮蔭。25%左右的植株開花時,開始放蜂授粉。通常一箱熊蜂的使用時間為4~7周,隨后將自然解體、死亡。忌用防紫外線棚膜。要求棚室密閉性、通風性良好。通風口安裝防蟲網,防止熊蜂外逃。忌用氣味較大的肥料。嚴禁使用高毒、高內吸、高殘留的農藥。
3.適宜區域:山西蔬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蔬菜產業管理站
(三十二)“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韭蛆技術
1.技術概述:“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韭蛆技術通過太陽光線與農膜聯合作用殺死韭蛆,不需要化學農藥。生產實踐中操作筒單、見效快、防蟲成本低、省工省時、綠色環保,是一項經濟實用的根部害蟲防治新技術,也是害蟲無害化防控的有效辦法。
2.技術要點:針對韭蛆不耐高溫的特點,在地面鋪上透明保溫的無滴膜,讓陽光直射到膜上,提高膜下土壤溫度,當韭蛆幼蟲所在的土壤溫度超過40℃且持續3小時以上,則可將其徹底殺死。
3.適用范圍:山西韭菜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蔬菜產業管理站
聯 系 人:廉 藺
聯系電話:0351-8235133
電子郵箱:sxsscb@163.com。
四、藥材類
(三十三)柴胡玉米套種技術
1.技術概述:在玉米地里套種柴胡,不僅有利于抑制玉米地的草害,而且有助于柴胡幼年期遮陰保濕,利于保全苗,還不影響當年玉米的產量,既經濟又高效。
2.技術要點:(1)玉米寬行密植穴播技術。播種玉米時使玉米的行間距增大至1.1m,穴間距30cm,留苗密度3500~4000株/畝。(2)柴胡淺播套種技術。選擇道地優質柴胡種子,待玉米長到40~50cm時,兩行玉米間種植4行柴胡,柴胡行距25cm左右,淺播1cm左右,用種量2.5~3.0kg/畝。(3)中耕除草。第一年玉米收獲時,留茬10~20cm,拔除田間大型雜草。第二年春季至夏季淺鋤1~2次。
3.適宜區域:山西柴胡種植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果業工作總站
聯 系 人:李亞梅
聯系電話:0351-4040600
電子郵箱:sxgyzz@163.com
(三十四)黃芪野生撫育技術
1.技術概述:在黃芪原生境或類似的生態環境中,開展仿野生栽培,減少人工干預,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采取綠色防控技術,提高黃芪品質。
2.技術要點:(1)種子機械破壁。在播種前,選擇道地優質黃芪的種子,用谷子碾米機快速碾一遍,將種皮劃破。(2)等高線水平條播法。采用等高線水平開溝的條播法,開3~5cm深的淺溝,行距40~45cm,將處理好的種子按每畝2.5~3.0kg均勻撒入溝內,覆土稍鎮壓。(3)綠色生態種植。幼苗期采用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增施有機肥。
3.適宜區域:山西適宜種植黃芪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果業工作總站。
聯 系 人:李亞梅
聯系電話:0351-4040600
電子郵箱:sxgyzz@163.com
五、養殖類
(三十五)草畜一體化生產管理技術
1.技術概述:草畜一體化生產技術是草地改良及放牧、牧草生產、收獲、加工貯藏、非常規性飼料資源利用、全混合(TMR)飼養等技術集成一體的綜合技術。該技術通過糧-草-畜結構資源配置和生產模式的示范有利于區域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肉羊產業節本增效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技術要點:根據草地面積和產量、羊數量及放牧時間確定草羊的飼草供應和需要情況;結合天然栽培一定面積栽培牧草、收獲、加工貯藏來平衡草畜;充分利用秸稈和其他農副產品等非常規性飼草資源利用;將飼草、秸稈等農副產品、精料等加工成全混合(TMR)飼料飼養技術。需要專門的飼草和全混合飼料生產加工機械設備和耕地,要求有性能良好的混合和計量設備,需要配置成全混合日糧。羔羊育肥中精飼料使用量不要超過50%。
3.適宜區域:山西省舍飼羊養殖區。
4.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聯 系 人:趙 祥 董寬虎 張春香 程俐芬
聯系電話:13835441989 13934086516
電子郵箱:Sxndzhaox@126.com
(三十六)綿羊凍精腹腔鏡輸精技術
1.技術概述:在研發綿羊高品質凍精產品基礎上(解凍活率達0.6以上),通過微創手術利用腹腔鏡把凍精輸入子宮角,使凍精受胎率可達80%,比子宮頸輸精受胎率提高30個百分點,可大大減少引種費用,加快綿羊遺傳改良進程,綜合經濟效益提高10%以上。
2.技術要點:(1)精液解凍與活率評定。取細管精液置于37℃水域中解凍30秒,取一滴置于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在400倍生物顯微鏡下,檢查活率達0.6以上。(2)母羊同期發情。陰道放置海綿栓(或CIDR)14 d,撤栓當天注射PMSG 300 IU。(3)腹腔鏡定時輸精。在撤栓后的第56 h,采用微創手術利用腹腔鏡進行子宮角輸精,輸精劑量0.25 mL/只。(4)妊娠診斷。輸精后第35 d,用便攜式B超對母羊進行妊娠診斷。
3.適宜區域:山西綿羊養殖區。
4.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聯 系 人:任有蛇 張建新
聯系電話:13935492799 13935439778
電子郵箱:rys925@126.com ypzjx@126.com
(三十七)牛糞污染綜合治理技術
1.技術概述:采用種養結合為主+清潔回用為輔的綜合措施,實施糞污全量還田、糞便基質化和飼料化三種利用模式。對糞水進行厭氧發酵+好氧發酵等綜合工藝進行深度處理,使糞水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直接排放,并使固體糞便進行堆肥發酵成為肥料。
2.技術要點:(1)新技術應用。采用氨基酸理論平衡日糧蛋白質,降低氮和磷的排放量。 (2)適宜模式。有飼草料基地的奶牛場采用糞污全量還田模式,城市周邊的奶牛場采用厭氧發酵+好氧發酵等綜合工藝;肉牛場采用固體糞便堆肥+尿液池模式。(3)場區雨污分流。糞水和污水集中收集,全部進入氧化塘貯存發酵。(4)飲水槽改造和升級。每頭奶牛的飲水空間達到15-20cm,水槽內增加過濾網減少清洗用水量,減少水溢流,飲水槽周圍硬化。 (5)采用電解水的一堿一酸清洗保障清洗效果。(6)貯存系統加蓋防止雨水進入、滲漏和外溢。
3.適宜區域:山西奶牛和肉牛養殖區。
4.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聯 系 人:張拴林
聯系電話:13935447931
電子郵箱:shuanlinzhang@126.com
(三十八)全株玉米青貯制作技術
1.技術概述:全株玉米青貯是在玉米蠟熟期時將帶果穗的整株玉米切短鍘碎,壓實封窖,利用乳酸菌厭氧發酵制成。其收貯簡便,適口性好,營養豐富,消化率高,生產效益好。
2.技術要點:糧用、糧飼兼用或飼用玉米品種均可。在蠟熟期乳線達2/3、干物質30~35%時收割為宜,留茬高度15~20厘米,切割長度1.5~3.0厘米,90%以上破碎玉米粒可過4.75 mm篩。每裝填20~30厘米逐層壓實,密度不低于700kg/m3,裝滿后,原料需高出窖的邊沿60厘米左右,3天內塑料薄膜(低滲透性、耐撕裂、防紫外線)密封,壓實。
3.適宜區域:山西牛羊等草食畜養殖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聯 系 人:張元慶
聯系電話:13603517485
電子郵箱:yuanqing_zhang@163.com
(三十九)富硒牛肉生產技術
1.技術概述:在牛肉生產中,應用過瘤胃硒添加劑提高肉牛小腸硒有效吸收率,提高肉牛增重和牛肉硒含量。
2.技術要點:選擇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貯、燕麥干草、玉米、麩皮、豆粕、棉粕、菜粕等原料,飼草切割長度2~3厘米,精料粉碎粒度2毫米。根據肉牛飼養標準設計育肥期日糧配方,精粗比60:40,按0.3毫克硒/千克日糧添加過瘤胃硒,由TMR攪拌機攪拌5-8分鐘,配制成全混合日糧,然后飼喂。
3.適宜區域:山西奶牛和肉牛養殖區。
4.依托單位: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聯 系 人:劉 強
聯系電話:13835441378
電子郵箱:liuqiangabc@163.com
(四十)草魚出血病疫苗免疫技術
1.技術概述:通過疫苗注射,預防草魚出血病。該技術具有易操作、成本低、高效安全等明顯優勢,有效促進我省草魚集約化高產健康養殖的快速發展。
2.技術要點:疫苗隨用隨配,疫苗中加適量青霉素、鏈霉素,混合均勻,冰塊包裹避光存放。操作溫度15~23℃為宜。魚體用3~5%食鹽水15分鐘浸浴消毒。使用獸用定量連續注射器,根據魚種規格選用針頭。臀鰭或背鰭基部注射,進針深度0.3cm左右,以不傷及內臟為準。注射后用3~5%的食鹽水浸浴10分鐘后放養。
3.適用區域:山西水產養殖區。
4.依托單位:山西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山西省永濟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聯 系 人:柴 炎 邢靜志
聯系電話:13934646605 13935902470
電子郵箱:1967cy@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