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戶咨詢的問題仍集中在各類作物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上。其中,咨詢小麥種植技術的共計2396個,占咨詢種植技術類電話的28.7%;咨詢各類蔬菜種植管理技術的共計2204個,占比為26.4%;咨詢各類果樹管理技術的共計2012個,占比為24.1%。
開春以來,除小麥管理技術外,省內不少老百姓咨詢蔬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安陽市內黃縣的盧先生種有十幾畝的蘆筍,反映有葉子發黃的情況,咨詢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員為他轉接了省農科院的大宗蔬菜專家高冠英老師。
高老師介紹,蘆筍是多年生深根系作物,一般定植一年,生長期可以長達十五六年,定植溝挖不好,主根扎不好,側根就會發育不好。
蘆筍定植時要挖一個50公分深,80公分寬的溝,溝下部多施一些有機肥,有助于蘆筍根系生長發達,避免后期早衰葉片發黃。一般到第三年就可大量上市,管理好可以連續10年保持產品盛期。如果定植不好,產品盛期持續時間會比較短,產兩三年的好筍就不行了。
盧先生家的蘆筍出現發黃,考慮是莖枯病的表現,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特別是雨后極易發病。發現病害,要及時噴灑藥物進行治療,可苯醚甲環唑和甲基硫菌靈一塊葉面噴施,效果較好。預防該病害發生,可噴打百菌清。專家提醒,如果沒有病斑或病害癥狀,由定植不當引起的發黃,要注意每年的春秋季節多施用有機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