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表皮出現褐色暈斑 病害部位發干、變質、變硬,是什么病害?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實習記者 李煜強
王欽:紅薯表皮出現褐色暈斑,病害部位發干、變質、變硬,是什么病害,有什么解決辦法?
小問:對此問題,記者采訪了陜西省甘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高級職業農民、高級農技師朱渭兵。
朱渭兵說這是甘薯莖線蟲病危害導致的。
朱渭兵說,甘薯莖線蟲病主要為害甘薯塊根、莖蔓及秧苗。一般要做到提前防治,也就是定植前進行防治處理,病害發生后,防治就很困難,難以起到作用。
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暈斑,秧苗發育不良、矮小發黃。莖部癥狀多在髓部,初為白色,后變為褐色干腐狀。塊根癥狀有糠心型、糠皮型和混合型。糠心型,由染病莖蔓中的線蟲向下侵入薯塊,病薯外表與健康甘薯無異,但薯塊內部全變成褐白相間的干腐;糠皮型,線蟲自土中直接侵人薯塊,使內部組織變褐發軟,呈塊狀褐斑或小型龜裂。嚴重發病時,兩種癥狀可以混合發生,呈混合型。
甘薯莖線蟲的卵、幼蟲和成蟲可以同時存在于薯塊上越冬,也可在土壤和肥料內越冬。病原能直接通過表皮或傷口侵入。此病主要以種薯、種苗傳播,也可借雨水和農具短距離傳播。
防治甘薯莖線蟲病,首先要在育苗前,選用抗病能力強并且能夠獲得較高產量的品種。其次,在栽植時,可用甲基異柳磷或辛硫磷等防治類的藥劑,按照合適比例配比進行蘸根,也可在定植秧苗后,對其進行穴施(澆灌)。在栽植前,將秧苗基部浸蘸30分鐘,防治效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