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技術室文件
黑品審技[2019] 3號
關于印發《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突破性品種簡化試驗程序、加快審定推廣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申請單位(者):
根據《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關于主要農作物突破性品種簡化試驗程序、加快審定推廣的實施意見》 (黑農委函[2018]603號)的規定和第九屆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二次審查會議精神,我單位制定了《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突破性品種簡化試驗程序、加快審定推廣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聯 系 人:張思濤、陳亮、張子寬、高媛
聯系電話:0451-87010049、82624509
電子信箱:zhangsitao0451@163.com
附件: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突破性品種簡化試驗程序、加快審定推廣實施方案
(此頁無正文)
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技 術 室
二○一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技術室 2019年2月26日印發
附件:
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突破性品種簡化試驗程序、加快審定推廣實施方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和《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關于主要農作物突破性品種簡化試驗程序、加快審定推廣的實施意見》 (黑農委函[2018]603號)的有關規定,為滿足我省農業生產對機械化、輕簡化、優質高產多抗廣適的品種需要,加快審定推廣速度,特制定本方案。
一、突破性苗頭品種遴選標準
(一)玉米
1.抗病性
接種鑒定:絲黑穗發病率≤20%,大斑病≤5級,莖腐病中抗以上。
田間發病率: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絲黑穗發病率均≤5%,大斑病均≤5級,莖腐病田間發病率均≤10%,穗腐病田間發病率(侵染面積5%以上)均≤5%,空稈率均≤3%。
2.抗倒伏性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正常氣候條件下,田間倒伏<2級,穗下莖折率≤5%。
3.生育期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綜合各區試點,成熟期早于或等于對照品種。
4. 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適收期(一般為10月上旬)籽粒含水量平均≤28%,且籽粒含水量達標試驗點占全部試驗點比例≥60%。
(2)容量≥730克/升,粗淀粉含量(干基)≥74.0%。
(3)容量≥730克/升,粗蛋白含量(干基)≥11.0%。
(4)容量≥730克/升,粗脂肪含量(干基)≥4.5%。
(5)區域試驗產量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5.0%,增產試驗點比例≥70%。
(二)常規粳稻
1.抗病性、抗逆性
接種鑒定:葉瘟病≤7級,穗頸瘟≤5級。抗冷害鑒定空殼率≤20%。
田間發病率: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穗頸瘟田間發病均<5級,田間空殼率均<20%。
2.抗倒性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正常氣候條件下,田間倒伏≤2級。
3.生育期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綜合各區試點,成熟期晚于對照品種≤3天。
4.豐產性、穩產性
區域試驗產量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3%,增產試驗點比例≥70%。
5.品質 (僅適于良食味組試驗品種)
出糙率≥79%,整精米率≥60%,堊白粒率≤20%,堊白度≤4%,直鏈淀粉(干基)14~20%,膠稠度≥70mm,蛋白質含量≤7.5%,食味評分:第一、二積溫帶,單年≥85分,平均≥87分;第三、四積溫帶,單年≥83分,平均≥85分。
(三)大豆
1.抗病性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灰斑病接種鑒定及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田間自然發病均達到中抗及以上。
孢囊線蟲抗性鑒定及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田間自然發病均為“抗病”類型。
2.抗倒性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正常氣候條件下,田間倒伏≤2級。
3.生育期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綜合各區試點,成熟期晚于對照品種≤4天。
4.品質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蛋白質、脂肪含量總和≥60.0%,脂肪含量≥22.0%,蛋白質含量≥44.0%。
5.豐產性、穩產性
第一~二積溫帶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10公斤,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5%,增產試驗點比例≥70%。
第三~四積溫帶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0公斤,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5%,增產試驗點比例≥70%。
第五~六積溫帶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0公斤,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5%,增產試驗點比例≥70%。
(四)小麥
1.抗病性
接種鑒定:稈銹病為抗病,根腐病為中感及以上,赤霉病為中感及以上。
田間發病率: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稈銹病田間發病率為均0%,根腐病田間發病率均<10%,赤霉病田間發病率均<8%,散黑穗病田間發病率均<3%。
2.抗倒性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的每個區試點,正常氣候條件下,田間倒伏≤2級。
3.生育期
經專家組田間鑒評,綜合各區試點,成熟期晚于對照品種≤4天。
4.品質
達到強筋品種標準: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質含量(干基)≥14.0%、濕面筋含量(14%水分基)≥30.5%、吸水率≥60%、穩定時間≥10.0分鐘、最大拉伸阻力Rm.E.U.(參考值)≥450、拉伸面積≥100cm2,其中可有一項指標不達標,但必須達到中強筋小麥標準。
5.豐產性、穩產性
區域試驗比對照平均增產≥3.0%,增產試驗點比例≥70%。
二、突破性苗頭品種研判專家組
(一)玉米專家組
王國春 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推廣研究員
王新江 齊齊哈爾市種子管理處推廣研究員
王振華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劉顯輝 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相英 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
杜志偉 哈爾濱市農作物種子管理處副調研員
孟慶林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麻大光 綏化市種子管理處處長
曹靖生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
竇云河 大慶市種子管理處副處長
(二)水稻專家組
田世明 哈爾濱市農作物種子管理處處長
孫 斌 黑龍江孫斌鴻源農業開發集團董事長
閆 平 黑龍江省農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研究員
鄒德堂 東北農業大學教授
張樹春 綏化市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研究員
張洪賓 綏化市種子管理處高級農藝師
徐希德 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
聶守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研究員
董國忠 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
潘國君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研究員
(三)大豆專家組
王君波 七臺河市種子管理處處長
鄧勝杰 黑河市種子管理處處長
李艷華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
來永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張玉喜 佳木斯市種子管理處高級農藝師
楊 微 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
郭 泰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研究員
胡喜平 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
鹿文成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研究員
滕衛麗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研究員
(四)小麥專家組
于 勇 佳木斯市種子管理處高級農藝師
付連雙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教授
孫連發 黑龍江省農科院育種所研究員
許為政 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
辛文利 黑龍江省農科院作物育種研究所研究員
邵立剛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分院研究員
張錫銘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種子管理局局長
張 波 黑龍江省紅興隆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郭彥泰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九三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郭景艷 雞西市種子管理處處長
三、突破性苗頭品種的遴選程序
1.品種申請與推薦
參與遴選的品種應是正在進行第一年省級品種區域試驗階段中,可以由申請者主動申請,也可以是在省種子局組織的省級品種試驗秋季鑒評過程中,由專業委員會根據品種的田間表現進行推薦。
2.田間鑒評
根據申請者的申請和專業委員會的推薦,研判專家組成立不少于5人的調查組,對參加遴選的品種進行田間鑒評,從生育期、抗病(逆)性、抗倒伏性、豐產性等方面對品種的田間表現進行詳細地調查,必要時可進行現場收獲測產,并形成田間鑒評意見。
3.突破性苗頭品種的確定
專家組在年末召開總結會議,按照突破性苗頭品種遴選標準,綜合田間鑒評意見、本年度區域試驗數據、抗病(逆)性鑒定和品質分析等結果,認真審核品種來源、選育過程,對品種的先進性、突破性和生產利用價值做出客觀的評價,確定突破性苗頭品種,向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提出簡化試驗程序、加快審定推廣的建議。
四、突破性苗頭品種的試驗辦法
對遴選出的突破性苗頭品種,在進行下一年區域試驗的同時,同步進行生產試驗,抗病(逆)性鑒定、品質抽樣點次也同時加倍,試驗方案由省種子局統一制定。除此之外,申請者應在省級試驗網絡之外,在適應區的不同縣(區)設置3個生產示范點,每個點的種植面積不少于667 m2,栽培方式和田間管理措施均與當地正常生產水平相同,專家組在秋季對品種的抗病性、抗逆性、抗倒伏性等推廣種植風險進行評價,提出安全評價意見。
區域試驗同步進行生產試驗后,突破性苗頭品種已完成試驗程序,申請者可根據兩年區域試驗和一年生產試驗情況,達到《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的,可向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申請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