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登記品種監管工作有序開展

2016年以前大白菜是北京市的主要農作物,實行審定管理制度。2016年1月1日和2017年5月1日新的《種子法》、《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先后正式實施,大白菜被列為非主要農作物,需按照新的要求進行管理。北京市種子管理站結合《種子法》新要求,積極籌備開展大白菜品種的登記管理工作。
大白菜品種登記制度體現了政府“放管服”的工作精神,前期的登記工作沒有過多的準入門檻,僅對大白菜品種登記材料做網上書面審查,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落在了后期的監管上,為切實保護大白菜登記品種,維護北京種業安全,有效監管登記品種,開設了大白菜登記品種監管試驗,參試品種同時種植品種登記時提交的種子樣品(編號A)和從市場上采購的該品種商品種子(編號B),比對其申請文件、種子樣品和商品種子的真實性,為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2018年10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昌平區種子管理站基地開展了大白菜登記品種鑒評會。張連平副站長主持會議,會議邀請了張振賢、司力珊、余陽俊、張淑江、王立府五位專家,對兩組已登記的大白菜品種(14個)進行了現場考察,并填寫了品種鑒評表。
經過專家組鑒評,未發現種子樣品存在問題的品種,未發現申報材料描述與種子樣品和商品種子表現不一致情況。此次會議的召開是北京大白菜品種管理工作的新航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