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是主要口糧品種,市場活躍度整體要高于早秈稻,對比今年早秈稻市場收購情況,預估中晚稻市場收購將更加活躍,競爭將更加激烈,米企和貿易商參與收購的積極性遠高于早秈稻。
目前南方中秈稻上市量增加,市場購銷活躍,價格整體保持穩中上漲趨勢。晚秈稻及粳稻已有零星上市,預計到9月下旬,中晚稻上市量將大幅增加,市場主體為搶占糧源,或將采取提價采購策略,后期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生產情況較好 新稻上市量增
目前,全國中晚稻產區氣象條件整體較好,利于中晚稻生長發育。其中,東北粳稻產區墑情適宜,氣溫接近常年,總體利于粳稻灌漿成熟;西南地區持續陰雨,不利于秈稻灌漿;華南地區受臺風影響,秈稻生產需防范強風暴雨危害。
一季稻上市量有所增加,東北和西南地區大部處于乳熟至成熟期,長江中下游大部處于抽穗至乳熟期,部分進入成熟期。
全國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34%和63%。其中,吉林、安徽一類苗比例較上年和近5年同期略高,浙江較上年略高、較近5年同期略低,遼寧、重慶與上年和近5年同期持平,江蘇與上年持平、較近5年同期略低,黑龍江、湖北、湖南、福建、貴州、云南、四川低于上年和近5年同期。
雙季晚稻江南大部處于孕穗抽穗期,華南大部處于分蘗至拔節期,全國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12%和88%,長勢整體較好。
早稻余糧有限 后期收購趨緩
今年早稻收購進度呈現“慢-快-慢”的節奏。初期早稻上市量較上年偏少,且收購價整體下移,市場處于觀望狀態,入市收購相對謹慎,收購進度偏慢;之后早稻上市量增加,且收購價格快速回升并保持堅挺,帶動早稻收購量短期快速增加;進入9月份后,市場糧源偏少,收購進度又隨之慢了下來。預計到9月底,今年早稻收購量低于上年水平將成為不爭的事實。相比之下,今年政策性早稻收購量仍比較高,同期收購量已高于上年水平,占社會總收購量的比重不超過兩成。
早稻托市收購量增加的原因:一是今年政策性陳稻持續去庫存,導致糧庫空倉增加,有效收儲倉容較多;二是啟動托市收購的地區周邊早稻流入,以及農戶家中存糧進一步減少。隨著中晚稻陸續上市,目前收購已切換到中晚稻市場上來,多數產區早稻收購已停止,今年早稻收購行情基本結束
購銷轉向新糧 陳糧需求減弱
隨著新季中晚稻陸續上市,市場購銷逐步轉向新糧,陳糧市場需求逐漸減弱,參與競拍政策性中晚稻的積極性逐漸下降。本周政策性稻谷拍賣進行2次,累計投放2013~2017年產中晚稻171.96萬噸,實際成交6.07萬噸,成交率3.53%。分品種看,粳稻累計投放51.41萬噸,實際成交2.76萬噸,成交率5.37%;中晚秈稻累計投放120.55萬噸,實際成交3.3萬噸,成交率2.74%。分年份看,2013~2014年產中晚稻投放101.46萬噸,實際成交4.6萬噸,成交率4.53%,均價2130元/噸;2015~2017年產中晚稻投放70.5萬噸,實際成交1.46萬噸,成交率2.07%,均價2695元/噸。本周稻谷成交主要集中在2014年產中晚秈稻,2013年產粳稻和2015~2016年產中晚秈稻均全部流拍,其他年份稻谷均有少量成交。
隨著政策性中晚秈稻拍賣截止期臨近,后續拍賣行情或將持續低迷。下周政策性稻谷拍賣投放量下降至30萬噸,9月24日為中秋節假日,拍賣暫停;25日僅有2015~2017年產粳稻糧源投放,中晚秈稻拍賣暫停。2017年中晚秈稻拍賣截止日期為9月15日,粳稻拍賣截止日期為9月末,今年中晚稻拍賣截止日期與去年相當,至下周拍賣結束,2018年中晚稻拍賣行情將終結。
中晚稻價格低 托市有望重啟
目前中秈稻已經陸續上市,粳稻及雙季晚稻已進入生長末期,上市期也逐漸臨近。從中秈稻市場行情走勢來看,整體收購價仍在托市價下方運行,后期托市收購大概率會啟動。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多部委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2018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著重強調要多措并舉開展市場化收購,推動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政府引導下的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
受制于今年托市價較上年大幅下調的現實情況,今年中晚稻價格重心整體下移至低位水平,市場底部支撐偏弱,托市收購大概率會擇機啟動,但啟動時間和范圍或較上年出現較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