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9月16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十六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種業博覽會)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記者從現場獲悉,安徽每年向國內外市場供種1.5億公斤,是全國種子出口第一大省。
昨日,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A館的一角,數十個電飯鍋同步啟用,沸騰的水汽芳香四溢。這是種業博覽會首次開設全國優質稻米食味品嘗特展區。
記者從組委會獲悉,本屆展會設室內展區面積20000平方米,其中特色展位61個,標準展位158個,參展玉米、小麥、大豆、谷子、馬鈴薯、蔬菜、肥料經營等種子企業近280家。到會參展和交易的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及蔬菜等各類農作物新品種1000多個,各種優良農產品、新型農業機械、檢驗設備、種衣劑、農藥、加工設備、防偽包裝、植物生產調節劑等新技術(設備)達350種(項)。
安徽是農業大省,也是種業大省,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超過1.3億畝,制種面積240萬畝,種子市場規模超過60億元。據安徽省農委黨組書記、主任盧仕仁介紹,目前,我省已建成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12個,部、省級認證種子質量檢測中心30個,在海南省建有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近3000畝。全省現有持證種子企業273家,國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6家,除滿足本省用種需求外,每年還向國內外市場供種1.5億公斤,是全國種子出口第一大省。
據悉,2017年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良種對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6%。當前,我省正在大力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著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晨報記者 陳家靜
來源:江淮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