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日前從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獲悉,由該所選育出的一種既高產又抗倒伏的雜交水稻新品種皖稻153,經過3年的大面積推廣,取得了平均畝產600公斤的優異成績,被農民譽為穩產高產的“鐵桿”水稻。
  目前我國許多水稻雜交品種雖然高產,但有遇大風不抗倒伏的缺點。大面積倒伏既影響稻子的產量和品質,又增加了機械化收割的費用。水稻育種專家李澤福研究員告訴筆者,一旦發生倒伏,收割成本要提高一倍,每畝僅收割費用要多花60元左右,而且米質會降低一個等級。為解決水稻高產但不抗倒伏的世界性難題,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的科研人員通過8年攻關,終于育出了植株矮、秸稈粗壯的皖稻153。經示范種植,皖稻153不僅抗倒伏,而且產量高、抗病性強、適應性好、米質優良。2008年9月,皖稻153在安徽省鳳臺縣顧橋鎮高產攻關田取得了畝產717.4公斤的好成績,成為安徽省歷史上少有的高產雜交水稻品種。
  皖稻153問世以來,先后在6省累計推廣400多萬畝,為農民節本增收4億多元。目前,皖稻153已順利通過國家審定,成為我國雜交水稻百花園中深受農民歡迎的后起之秀。(農民日報 汪永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