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業績變化的不只是墾豐種業,中國網財經記者查詢發現,由于政策調整帶來行業變化,包括登海種業、農發種業、豐樂種業等上市公司業績也受到影響。而且有資料顯示,進入2018年,種子行業供需情況未有明顯改觀,相關公司業績或繼續受到影響。
行業不景氣 墾豐種業業績下滑至3年最低點
日前,墾豐種業發布2017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大降15.86%,凈利潤更是驟降69.81%,扣非后凈利潤也下降66.28%,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同比下降70.24%。
年報顯示,墾豐種業業績的下降主要源自于所處行業的不景氣,墾豐種業表示,2017年因國家產業政策對種子產業和公司生產經營所產生負面影響的滯后性和延續性,公司業績連年萎縮,已經下滑至近3年來的最低谷:2015年公司凈利潤4.60億元,到2016年下滑至3.63億元,同比下降21.17%,2017年更是下滑近七成,減至1.10億元。
遭遇業績變化的不只是新三板掛牌的墾豐種業,國內眾多知名種子公司業績都在面臨考驗。中國網財經記者查詢發現,包括登海種業、農發種業、豐樂種業等上市公司2017年均出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登海種業2月28日發布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度下降49.16%;實現營業利潤1.35億元,較上年度下降76.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9億元,較上年度下降61.89%;此外,農發種業預計2017年凈利潤同比減少76%左右,豐樂種業雖未公布年報,但其2017年前三季度已經虧損4041.58萬元,而其2016年是盈利2138.38萬元。
對于業績變化,上述公司均表示,2017年,農業供給側改革以來國內種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種子價格普遍走低,導致公司種子銷量和利潤下降。
行業變局期 2018業績恐繼續承壓
實際上,整個種子行業都在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而處于一個變局期。進入2018年這一狀況并未改變,登海種業發布了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一季度公司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50%-80%。
對于業績變化,登海種業表示,國內玉米種子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依然未有改觀,前期審定的玉米品種數量較多,黃淮海區未到播種季節,市場啟動緩慢,農民存在等待觀望情緒,購種積極性不高,種子銷量下降,導致公司2018年度第一季度業績下滑。
從目前情況看,國家農業供給側改革仍在繼續,取消玉米臨儲政策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使行業下行趨勢明顯。墾豐種業也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受到影響。
墾豐種業介紹,2015年11月,農業部下發《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億畝,比目前減少5000萬畝以上。“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公司大部分玉米產品為早熟玉米,適合在黑龍江省的第 2、3、4 積溫帶種植。公司主要玉米品種的種植區域受“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政策影響較大。
對于目前行業狀況一些公司也在逐步調整,墾豐種業表示,隨著公司“3+1”體系的基本成型及日益完善,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將逐漸得以體現,同時2017-2018年度玉米的效益與其他作物相比有明顯比較優勢,2018年黑龍江省尤其是早熟區玉米種植面積將有較大增長,公司生產經營形勢將取得穩步提升。(來源:中國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