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3日消息(記者紀翔)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昨天(22日)在北京開幕。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糧食流通改革,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糧食政策興糧惠農效果顯著。
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介紹說,五年來,我國年均收購糧食8000億斤,沒有出現大面積“賣糧難”。通過托市收購、優質優價、產后減損等措施,累計幫助農民增收2000億元以上,有效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與此同時,我國糧食倉儲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張務鋒:新建標準倉容1600多億斤,維修改造“危倉老庫”倉容2500多億斤,完好倉容總量達1.2萬億斤;糧食倉儲設施和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庫存糧情保持總體穩定。
2017年,我國繼續推進糧食庫存消化,全年政策性糧食庫存消化1690億斤,是2016年的1.37倍;政策性玉米庫存比歷史最高點下降28%,2013年及以前年份的玉米已基本銷售完畢。張務鋒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糧食供求總體上還將保持緊平衡狀態。
張務鋒:這些年城鎮居民和加工企業普遍不存糧,農民存糧也不多,如果市場預期有所改變,城鄉居民和企業多買一點,供求就有可能趨緊。由于消費需求保持剛性增長,而糧食增產的邊際成本增加,資源環境因素的制約加劇,我國糧食供求中長期還將是緊平衡態勢,目前出現的主要是品種結構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