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博士在今年的中國糧油財富論壇會議上,再次對稻谷托市收購改革提出了更加細致的方案建議。根據演講內容,可以總結為三種方案:
1、不分品種,統一價格;
2、調低價格,配套補貼;
3、延遲托市時間。
同時,更有糧食專家分析預測:若取消托市,稻價將迎來跳樓時刻,每斤將下跌0.5元。
1、不區分稻谷品種,統一價格水平。
程國強建議,今后只公布稻谷最低收購價,不再分別設定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但考慮到品種間的差異,粳稻和秈稻可保留一定質量差價,建議粳稻價格可比國家公布的稻谷最低收購價高0.05元/斤。
2、2018年調低價格,并配套給予糧農基本收益補償。
建議2018年可將稻谷最低收購價調低至1.20元/斤(其中粳稻1.25元/斤),并配套給予糧農基本收益補償(每畝的補貼水平大致與玉米補貼相當)。
3、明年托市收購啟動延遲一個月。
建議將最低收購價政策啟動時間向后推遲1個月,給予各類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新糧的足夠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陳錫文上月建議取消主產區的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格制度,按生產成本加補貼的辦法,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建議按每斤稻谷補貼0.1元、其中黑龍江每斤補貼0.15元。
目前關于2018年稻谷收購政策變化,國家糧食主管部門尚未發布相關政策,所以未來稻谷走勢仍有兩個方向:繼續托市、取消托市。
如果一旦取消托市政策,那么明年的稻米市場會如何變化?
據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胡鋒分析認為,若取消托市,早稻價格有可能學玉米跌回10年前,下跌幅度預計在當前價位下調1000元/噸。至于,中晚秈稻,由于托市力度不大,取消托市之后,價格跌幅相對會小很多。但是,東北粳稻這些年過于依賴于托市,如果托市政策一旦取消,價格就會血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