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7年11月09日 07 版)
時值豐收時節,近日吉林省德惠市天臺鎮的百畝玉米試驗田迎來了第一次測產,施用鋅腐酸二銨、聚氨鋅尿素等增值肥料的玉米產量為11335公斤/公頃,相比對照田塊增產9.2%,根系發達、莖稈粗壯,玉米籽粒均勻飽滿、色澤度好。
據吉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講師馮國忠介紹,當地每公頃常規用肥1000公斤,包括二銨400公斤、尿素400公斤和鉀肥200公斤,然而施用增值技術處理后的尿素和鋅腐酸二銨后,每公頃施肥總量只需800公斤,做到了減肥不減產。
據當地種植大戶李更權介紹,今年玉米苗期,當地曾出現了低溫、干旱的情況,農戶們都擔心玉米苗能不能邁過這個“坎”。結果發現,施用了中海化學增值肥料的玉米表現出了非常好的抗逆性,能有效抵御低溫寒冷、干旱少雨等不利環境。與施用普通化肥的玉米地相比較,秸稈明顯粗壯,玉米棒明顯增長,禿尖現象也顯著減少。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修學峰向筆者介紹,近年來,腐植酸、氨基酸、海藻提取物等生物刺激劑已在國內外廣泛應用。增值技術可以通過生物活性增效載體與無機肥料科學配伍,對“肥料—作物—土壤”系統進行綜合調控。腐植酸二銨、海藻酸二銨等增值肥料可以說滿足了作物高產優質、培肥土壤、保護環境、提高植物抗逆功能等多重目標,是破解高產施肥環境矛盾、實現綠色增產的又一戰略途徑。 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