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軟腐病又叫“爛疙瘩”,是大白菜生產中一種毀滅性病害,如果發生,可成片絕收。可采用以下的防治措施進行防治。
(一)改變種植模式將傳統的平畦種植改為起壟種植。具體方法是:將耕好的地按白菜要求的行距進行起壟,一般壟高8-10厘米,壟與壟之間的溝內鋪灑一層拌了辛硫磷或敵敵畏農藥的麥糠或碎麥秸。既可防蟲,又能防止溝內出草。以后白菜澆水時,水量大小以水與溝平為宜。
(二)選用抗病品種一般選用高筒品種或青麻葉,如北京新3號、晉菜3號、太原二青等。如果非要種植球型品種,如豐抗80等,可適當推遲播種期,改在立秋后2-4天再播種,或育苗移栽。這樣,可使白菜結球避開高溫高濕期,大大減輕因高溫高濕引發的白菜軟腐病。
(三)選對茬口避免重茬一般上茬應選擇種植蔥、蒜或菜豆的地塊,如果是麥茬更好。這樣,可避免因重茬軟腐病菌侵染。
(四)適時用藥預防白菜定植后,用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井崗 霉素水溶劑,每袋25克兌水50千克進行噴藥預防。除全田噴藥外,還應重點將藥液噴在白菜根基部,每棵大約噴藥液100克,使藥液滲入白菜根部土壤內。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如果發現零星軟腐病株,應立即拔除并帶出田外,在拔除的病株坑內撒上生石灰,并繼續用上述藥劑進行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