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天津市(國家)棉花區域試驗中后期管理的通知
各國家棉花試驗、天津市棉花試驗承試單位:
當前,棉花生長發育處于蕾鈴盛期,為強化棉花試驗中后期管理,保證棉花試驗工作的科學順利開展,提高棉花單產和質量,現就有加強棉花區域試驗中后期管理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適時整枝。
要適時整枝打定,做到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及時打掉主莖頂尖,適時根據棉花試驗長勢打掉中上部群尖。及時拔除田間雜草,改善試驗田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防止爛鈴和田間蕾鈴病發生。
二、科學化控。
縮節胺化控應掌握“少量多次、輕控勤控、前輕后重”的原則,確保棉株“壯而不旺、穩健生長”。一般蕾期畝用縮節安0.5至1克,初花期1至1.5克,盛花期2至3克,打頂后7至8天,一般畝用縮節安3克。天氣干旱或棉株長勢較弱時,適當減少縮節安用量,雨水較多或有旺長趨勢的棉田適當增加縮節安用量。化控措施應在灌水施肥之前或雨后施行,確保科學化控。
三、綜合防治試驗田蟲害
蕾鈴期是棉田病蟲害多發期,要根據各種監測,充分了解病蟲害發生動態和防治信息,及時防治試驗田蟲害。
要及時防治三代棉鈴蟲、盲蝽蟓、蚜蟲、紅蜘蛛等棉田蟲害,今年棉鈴蟲危害偏重,要選擇低毒高效合適藥劑,做到及時防治。人工噴霧或地面噴霧時要加大藥液量,做到上下內外噴勻打透,保證防治效果。降水偏多棉區,在防治蟲害的同時可將殺蟲劑與多菌靈混合噴施,以減少后期爛鈴。噴藥時間應避開晴天中午,最好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5點后,加強安全保護,避免農藥中毒。
1、三代棉鈴蟲:可選5%甲維鹽可溶粒劑10克/畝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毫升/畝的劑量噴藥防治。
2、伏蚜:可選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20毫升+50%吡蚜酮可濕粉15克/畝進行噴霧。
3、盲蝽蟓:可噴施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50毫升/畝,傍晚時施藥最好。連續用藥兩次,間隔5-7天。成方連片棉田,要統一用藥時間,統一行動。噴藥時要先打外圍,轉圈往里打,集中殲滅,防止遷飛。單株棉花要上下內外噴勻打透。清除田間地頭雜草,做好周邊寄主防治,加強棉田管理,防止生長過旺,減少蟲源基數。
4、紅蜘蛛:長時間持續干旱,要注意紅蜘蛛的發生危害。可選用15%掃螨凈乳油30毫升/畝防治。
通過及時防治試驗棉田蟲害,保證秋桃成鈴吐絮,提高試驗質量,增加試驗產量。
四、加強棉花試驗田中后期管理記載和試驗收獲記產
棉花生長進入中后期階段,要做到遇澇及時排水,遇旱及時澆水,及時準確調查記載各品種特征特性,做好試驗檔案記載整理,分品種及時收獲記產,及時上報試驗記載本。確保本年度國家棉花試驗、天津市棉花試驗任務科學圓滿完成。
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
2017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