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培奇范亞旭
日前,在河南省湯陰縣伏道鎮一處收糧點,前來賣糧的農民絡繹不絕。“種了2畝3分地,打了2700多斤糧,按每斤1.05元算,賣了2900元。”伏道鎮夾河村農民王平安說,“我今年種的是優質小麥,產量比較高,價格也比普通小麥高點兒,到秋季還要繼續種優質小麥。”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種地不僅有糧食補貼,還免費供應‘一噴三防’物資,政府還給提供糧食種植保險。”優越的政策環境讓王平安很高興,但對于散戶種植的他來說:“一季辛苦下來除去農資、農機、用工等成本,收入也就是幾百塊錢。”
同樣在豫北,濮陽縣胡狀鎮李家寨村的種糧大戶李繼忠則為自家種的優質麥品種“鄭麥7698”而高興。“我播種定量,收獲標稱,肥料、農藥等的用量都嚴格控制,全部按照優質強筋小麥的技術規程進行管理,還與種業公司簽訂了回購合同,價格比市場價每斤高出0.1元。”
自2013年起,李繼忠開始承包經營500余畝土地,經過多年積累的種植經驗,如今他種地已是一把好手。“種植優質強筋小麥能多見效益,所以我準備擴大種植規模。接下來我還要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引導身邊的農戶種植優質強筋小麥。”
在溫縣黃莊鎮林村,溫縣廣闊天地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慶森還在地里為接下來玉米除草的事情忙活著。從2014年以來,廣闊天地合作社嘗試了一種全新的土地種植模式,不改變土地現有承包權,與農戶簽訂土地全程托管服務合同,農戶從耕、種、管、收到銷售各個環節全程委托給合作社,之后合作社按每斤高于市場價0.1元以上的小麥價格收購糧食。
“糧食銷售結算后,農戶按每畝低于市場農機作業的價格付給合作社。”趙慶森介紹,目前合作社以這種方式托管超過6000畝土地,不僅平均畝產1100斤以上,還實現了成本降低、農戶收入增加。
趙慶森給記者算了幾筆收支賬,如果農民采取散戶種植的方式,保守計算,每畝地種子至少需要60元;從種到收至少需要1袋化肥,每袋市場銷售價為120元;翻耕土地、機播、機收等需要近200元;麥季需畝噴灑農藥3遍,每畝市場價20元,共計60元;按照每畝澆一遍水計算水電費需要60元,簡單計算至少投入500元。
而簽訂土地全程托管服務合同后,種子、化肥、農藥全部由廠家直供,而且由專業植保合作社,科學施肥施藥;托管后農戶每畝地至少前期能節省60元以上的投入。同時,合作社托管的土地全部種植優質品種小麥,收獲后,小麥市場每斤收購價1.3元,比普通小麥每斤高了0.12元,僅此一項農民能增收100多元。“這樣不僅增加農民收入,合作社也能靠著托管種植獲取效益,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