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東輝記者馮雷)夏收結束,河北省博野縣東風村農民周明輝把今年收割晾曬好的3000公斤小麥存入了本村的面粉廠。他高興地說:“這‘糧食銀行’真是好使。俺們取多少面憑‘小麥存兌卡’任意兌取,不收小麥保管費,行情好時還可賣給面粉廠。”
近年來,博野縣一些農民打下糧食后,沒有急著裝進自家糧倉,而是存入了附近的面粉廠。這些代農儲糧的面粉廠被許多農民形象地稱為“糧食銀行”,目前全縣133個村每村都有這樣一個“糧食銀行”。
“糧食銀行”的出現讓廣大農民真切感受到了方便和實惠,深受廣大糧農的青睞。“糧食銀行”一方面讓農民省掉了平時曬糧的工夫,節省了儲存空間,不用擔心存在家里蟲鼠害帶來的糧食損耗。農民憑“小麥存兌卡”換面,實現小麥的整存零取。另一方面還能保值增值。存糧戶可靜觀糧價漲跌,適時售糧,根據需要,直接提取現金或者隨時結算余糧。價格上漲,按上漲價格結算;價格下跌,則按存入時的價格結算,市場波動對農民收益只增不減。
“糧食銀行”的建立,對面粉廠也有好處。面粉廠通過“代農儲糧”將農戶手中糧食變成自有資源用于經營,減少了企業收儲糧食的資金壓力,并獲得周轉效益,雙方互助互惠,實現了糧食儲存、流通中的利益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