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近日,各地小麥相繼成熟。眼下,南上北下的聯合收割團隊已經啟程,全力開啟夏收模式,幫助農民朋友快速夏收、夏種、夏管,令人點贊。
    但是,這些“麥客”夏收的價位,讓農民朋友笑不出來。價格一般是由“麥客”“一口價”,農民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有時明明是同一區域,鄉與鄉的價位就不相同。若遇到自然災害小麥遭遇倒伏,或收割的地塊面積較小,農民朋友好言說盡,收割價格還是大大超出平時的價格。倘若農民較真與之論價,“麥客”就會放棄這一戶,揚長而去。一些農民明知個別“麥客”收費離譜,但是擔心天氣突然變化,或小麥熟透將爆,造成因小失大,面對這種不由分說的價位,也只有咬牙接受。
    筆者認為,有關部門在大力鼓勵“麥客”聯合收割、給予補貼支持的同時,也應規范鄉鎮小麥收割價位。夏收將近,各地農村縣鄉(鎮)應聯動起來,形成合力,制定切實可行的收割指導價格,最大程度地促使收割價位有序、合理。
    編者:如今,機收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買賣雙方的博弈中,“麥客”們往往能占據主動地位。夏收短短幾天,對農民而言卻十分珍貴。保障農民順利完成夏收,能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更是在保障糧食安全。對此,政府應對市場進行引導,制定基本的指導價格,力使機收價格處于合理的區間。
    投稿郵箱:nmrbncb2014@163.com 電話:010-84395112,84395140微信號:nmrbncb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