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施維)近日,中糧集團首次以散糧集裝箱方式進口的2200噸哈薩克斯坦小麥,從哈薩克斯坦科斯塔奈州發出,搭載中歐返程班列,運行7天6夜后,順利抵達西安國際港務區。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的演講中正式提出各國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一帶一路”的大幕自此正式拉開。目前,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農產品貿易已成為中哈兩國經貿關系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中哈小麥貿易又是兩國農產品貿易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在中糧集團與哈薩克斯坦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哈小麥貿易規模增長迅速。
哈薩克斯坦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關鍵一站,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出口在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發展潛力巨大。綠色安全的進口哈麥為中國小麥進口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選擇,不僅有助于促進我國西北部地區面粉加工業的產品品質及競爭力的提升,而且對于中國市場小麥品種調劑和保障國家糧食及食品安全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中糧貿易小麥事業部總經理馬立鈞介紹,本次進口哈麥是中糧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糧食收儲設施以來的最新成果,所進口的哈麥由中糧集團旗下尼德拉哈薩克斯坦公司從自有庫點直接供貨,并首次采用散裝集裝箱運輸方式將糧食進口到內陸口岸,提高了進口哈麥的運輸效率,降低了包裝及換裝成本。
近年來,中糧集團已經與5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農產品貿易,并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擁有倉儲、港口物流設施等一批戰略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