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劉偉本報記者于洪光楊瑞雪
一斤西紅柿賣二三元錢已算是高價了,而山東膠州市膠西鎮婁敬庵村的西紅柿還是青色的,每斤卻能賣到8元錢。這是怎么做到的?
近日,記者慕名來到該村西紅柿種植基地。一進大棚,濃濃的暖意撲面而來,成串的果子掛滿枝蔓,一片生機盎然。村民刁全令正將青色的西紅柿摘到筐子里,準備裝箱出售。西紅柿不熟就能賣了?刁全令摘下一個青色西紅柿遞給記者嘗,這個西紅柿皮薄肉厚、汁水很多,吃起來酸酸甜甜的,竟然完全沒有青澀的感覺。
“這就是俺村西紅柿的特色,皮青、瓤紅、汁多、甘甜。并且在沒熟透之前才好吃,越青的吃起來越脆,熟透全紅之后反而不好吃了。”刁全令說。雖然是青色的,這西紅柿卻有個好聽的名字“朝研粉王”。婁敬庵村緊鄰墨水河畔,土地肥沃、水質優良,是遠近聞名的西紅柿種植專業村,有20多年的西紅柿種植歷史。這個品種早先因模樣丑、皮薄不耐運輸,種植規模一度萎縮。但婁敬庵村在1997年前后,從天津引進該品種后做了一些改良,竟然在青島闖出了大市場。
“一開始就幾個村民種,一畝西紅柿的效益能趕上十畝莊稼的效益,于是種的人慢慢就多了。”該村黨支部書記祁林山告訴記者,2009年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青島婁敬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規模發展大棚西紅柿種植,現已建成冬暖式大棚和拱棚760個,村里六成以上村民都種植西紅柿。該合作社還注冊了“婁敬西紅柿”品牌商標,注重有機化種植和品牌化發展,婁敬庵的西紅柿由原來普普通通的地攤菜,進入了青島市區的大超市。
目前,婁敬庵村的西紅柿已經進入盛果期,可以一直采摘到7月份。“每天前來訂購的客戶都將車開到地頭,至少拉走上萬斤。一季下來,全村靠西紅柿就能收入近千萬元。村民只管放心種,不用愁銷路。”祁林山笑著說。
記者在地頭遇到了來自青島的批發商張先生,他是這里的老客戶了。“婁敬庵西紅柿在市場上非常暢銷,基本上三四天就要來拉一次,每次都要拉上三四千斤。”他說,膠州市民想吃上“婁敬”西紅柿并不容易,因為這種西紅柿基本上都是在地頭就被青島的批發商訂購一空了。
在發貨現場,記者看到每一箱西紅柿上面都貼有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產品名稱、產地、田間管理、施肥用藥等內容,立馬呈現在眼前。村里的合作社為婁敬庵西紅柿建立了安全信息數據庫,完善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管理。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二維碼每天一換,每批貨都不同,有效杜絕了假冒現象。”祁林山特別介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