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母本為大西洋、父本為定薯1號,原代號0422-19。2016年5月3日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鑒定。審定編號:國品鑒馬鈴薯2016005。
特征特性 晚熟,生育期128天,株型直立,株高68.5厘米,單株主莖數2.8個,幼苗長勢中等,成株期繁茂,莖基部以上分枝較多,莖綠色,葉片較小,葉深綠色,葉緣平展,小葉著生較密,莖翼呈波狀,莖橫斷面三菱形。花冠白色,天然結實性差。薯塊圓形,薯皮較粗,芽眼淺而少,白皮白肉,單株結薯數為6.3塊,平均單薯重118.1克。干物質含量26.5%,淀粉含量17.9%,還原糖含量0.21%,粗蛋白含量2.12 %,維C含量15.9毫克/100克。抗馬鈴薯X病毒(PVX),抗馬鈴薯Y病毒(PVY),抗晚疫病。
產量表現 2013-2014年兩年國家區試平均產量2608.8公斤,比對照隴薯6號平均增產率為32.5%,2015年國家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58.6公斤,平均增產率為12.8%,商品薯率78.8%。
栽培要點 北方一季作區4月中下旬播種,畝種植密度以3500株左右為宜。
適宜范圍 適宜在青海東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部等北方一季作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