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葉片散生白色至淺灰褐色的小點,一般葉正面多于葉背面,病斑擴大后呈橢圓形或梭形,潮濕時病斑表面產生稀疏霉層,后期病斑互相連成大片枯死斑,致使半葉或全葉枯死,濕度大時枯葉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絨毛狀霉層。有時病葉不產生白點,由割茬的刀口處向下腐爛,開始呈水漬狀,后變為淡綠色,有褐色輪紋,病斑為半圓形或“V”字形,以后病部繼續向下擴展2-3cm,病葉黃褐色,濕度大則生灰褐色或灰綠色絨毛狀霉層。貼近地面的老葉,呈水漬狀深綠色軟腐。
二、防治措施
1、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抗病耐病品種。有早發1號、雪韭、中韭2號等因地選擇。
2、培育壯苗護根養茬 夏季韭菜做好防澇除草工作,當年播種或移栽的韭菜防止倒伏和旺長。秋季多施有機肥,及時追肥、澆水、治蛆,在扣棚前養好韭根,提高韭菜抗病增產能力。
3、加強田間管理 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適當灌水,水后進行通風,降低田間濕度,減少葉面結露。收割韭菜后及時清理病葉、殘體。將覆地清理到畦埂上,摟松表土提高地溫,有利于傷口愈合,減少病菌侵染。
4、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選用熏煙和粉塵法防治 。10%腐霉利煙劑,每畝200-250g,或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250g,晚上密閉棚室熏煙。也可在早晨或傍晚噴灑5%百菌清粉塵劑或6.5%甲硫•霉威粉塵劑,每畝1kg,隔10天一次,連續使用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