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6年12月01日 07 版)
輸液滴干是結合輸液和滴灌兩種方式的優點,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輸液的水肥直接進入樹體,利用率極大提高。該技術將滴頭插到樹上,一部分水肥通過葉片蒸騰拉力通過木質部進入葉片(原理同輸液),一部分由一定流速的滴頭將水肥通過韌皮部流入根系,被韌皮部和根系吸收,克服了輸液和滴灌的各自不足,還可以進行水肥藥一體化。
輸液滴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吊袋輸液滴干,一種是管道輸液滴干。吊袋輸液滴干先在樹干上低于袋子部位用電鉆打孔(孔深約3~5厘米,向下斜打),將裝有營養液的袋子掛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的枝杈上,將滴頭插入軟管(直徑略小于樹干上的孔),軟管的一端放入盛有營養液袋子的底部,滴頭端用吸球將所輸液吸至軟管后,將滴頭插入孔內,即開始輸液滴干。10升袋子的溶液一般能在5小時內吸收完畢。該套裝置除了可直接用于生產外,還有利于進行科學試驗,便于探索不同的水肥藥配方。
管道輸液滴干是在吊袋輸液滴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顯著優點是特別省工,水肥藥往容器里一放,大面積的果樹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一樣多的水肥藥。在目前農村勞動力日益短缺,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該技術優勢突出。管道輸液滴干可以和吊袋輸液滴干進行結合,吊袋輸液滴干試驗出來的配方用管道輸液滴干進行大面積應用。管道輸液滴干大樹每行只需一條支管(而常規滴灌需要兩條),每株樹只需要一個滴頭(滴灌需要4~6個滴頭),因此成本顯著低于滴灌。
管道輸液滴干由以下部分組成:
(1)盛裝水肥藥的容器:容器可以是水塔、水泥池等,大小根據所輸液滴干的面積而定。容器置于距地面1.5米以上高處,形成位差壓力。容器有進水孔、出水口、排水孔,打開蓋可放入肥料、農藥等,進水孔為入水處,排水孔為沖洗沉淀、雜物的出口,出水口接主管。
(2)主管:用pvc硬管制作,連接容器的出水口,容器出水口和主管間有開關。
(3)支管:用日豐管或滴灌管制作,插入主管中通向果樹行間。
(4)軟管:軟管一端插入滴頭,另一端插入支管。輸液時用電鉆在荔枝主干上打孔,將滴頭端插入主干上的孔中。
輸液時,管網接好后,打開容器出水口的開關,水肥藥溶液在位差的壓力下進入樹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