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咖種植在玉龍縣發展較快,為保證瑪咖的質量,在種植瑪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管理要點:
一、抓好種苗質量。1、瑪咖苗移栽最佳時間為育苗后35—50天,對可以移栽的瑪咖苗,必須控制水分,減少澆水次數,進行煉苗,控制瑪咖苗徒長,形成高腳苗。2、在苗床上的病株不能移栽到大田中,減少病原體傳染,這樣可減少生產成本。
二、重視移栽環節。瑪咖屬于喜光植物,種植時種植密度是關鍵,一般株行距采用4×6寸或4.5×5.5寸為最佳,這樣種植的瑪咖不互相遮陰,瑪咖個頭較大,產量高。
三、加強田間管理。1、瑪咖種植除草是最大的困難,可采用覆蓋薄膜(黑膜)減少雜草生長,減少除草次數。2、加強肥水管理,一般在瑪咖移栽后長出5—6葉進行追肥,每畝追施15—20kg復合肥。在10月份斷雨水后,根據土壤干濕對田塊進行噴灌,有利于瑪咖生長,提高產量。
四、注意病蟲害防治。1、瑪咖種植中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可用80%烯酰嗎啉、40%多.福、99%惡霉靈等藥噴霧防治。主要蟲害有地老虎、土蠶、地蛆、小菜蛾、蚜蟲等,地下害蟲可使用3%辛硫磷、阿維.高氯、高效氯氰菊酯等農藥施藥防治。小菜蛾、蚜蟲等可采用蘇云金桿菌、蟲螨啨、阿維菌素、甲維鹽等進行噴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