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文博)忙碌半年,只盼一天,每年秋糧收購都是農業產業的“重頭戲”。江蘇自10月11日啟動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秈稻、粳稻分別為1.38元/斤、1.55元/斤,共布設394個委托儲備庫點,截至11月12日,全省已累計入庫稻谷20.58億斤。為保障秋糧收購順利開展,克服收購初期不利天氣的影響,江蘇多舉并行,護航收購工作。
保障收購倉容。連續多年豐產及受國際糧價影響,給國內糧食消費造成一定壓力,庫容成為糧食收購期關注的焦點。在今年秋糧收購期間,江蘇省政府繼續獎勵最低收購價糧食銷售出庫,組織各地適時適量輪出地方儲備糧,加快拍賣銷售,已騰出11億斤倉容。啟動百億斤倉容建設計劃,目前可投入使用的新倉容達20億斤。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鼓勵國有糧食企業租賃社會倉容,幫助具備條件的民營企業申請參與最低價收購,化解倉容不足矛盾。
保障收購資金。對政策性收購,安排充足的收購資金,首批核定收購貸款130億元,可支持企業收購稻谷90億斤。同時,鼓勵自營收購企業開展工作,創新建立以地方政府為主導、財政性資金注入等多渠道籌集的糧食收購共同擔保基金7.8億元,發揮10-15倍的撬動效應,可滿足100億斤糧食的自營收購貸款需求。
保障收購服務。落實收購責任,建立糧食安全責任考核機制。突出重點,主動對接1.7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預約收購近9億斤。督促國有企業、動員社會企業開足烘干、除雜等設備,提供烘干整理服務增收減損,對少數芽稻造成的等外糧,地方糧庫主動聯系加工轉化企業,確保銷售有出路。
保障收購秩序。加強市場監管,開展秋糧收購專項督查,嚴格執行最低價收購政策,依質論價、優質優價。暢通投訴渠道,公布咨詢投訴電話,及時解決農民訴求。嚴執法,對限收拒收、壓級壓價、“打白條”、收“人情糧”等行為嚴肅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