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中雙9號/A35。
特征特性:該品系屬春性甘藍型早熟雙低品種,株高適中,株型緊湊,葉型倒卵型,葉緣波狀平展,葉色淡綠,株高139.9cm,有效分枝11.67個,單株有效角果數276.65角,每角粒數17.95粒,千粒重為3.99g,單株產量16.55g,全生育期167d,比對照“花油5號”早熟0.7d。
產量表現:2012~2014年,“ZA10X0205”參加云南省甘藍型優質油菜山地組新品種(組合)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3.25千克,比對照“花油5號”增產8.41%。2014~2015年在文山、騰沖、建水、羅平和澄江五個不同生態環境地區組織生產試驗,經數據匯總,“ZA10X0205”平均畝產203.6千克,比對照“云花油早熟1號”增產34.8千克,增20.6%。
抗性鑒定:菌核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等三種病級均為7級,反應型均為感病。
品質分析:芥酸含量末檢出,硫甙含量19.75umol/g,粗脂肪含量45.26%。
品種主要缺陷:無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前應及時翻挖、整細;2、9月25日~10月5日播種;3、播種規格為0.30m×0.35m~0.5m,每塘留苗3~4株,基本苗1.2~1.5萬株;4、施足底肥,重施五葉期苗肥,早施蕾苔肥,N:P:K=1:0.3:0.25。5、播種時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澆塘預防根腫病,間隔10~15天再澆一次,連用兩次,播后3~4天及時施用蝸克星防治鼻涕蟲和蝸牛,苗期抓好油菜葉蜂、跳甲、菜青蟲的防治,蕾苔期至成熟期,抓好白銹病、白粉病、蚜蟲防治;6、在蕾苔期、初花期、終花期及時灌水。
適宜區域:適宜云南省800~2200m海拔區域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