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通訊員張國蕾 李英報道) 一八四團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始于2008年,雖起步較晚,光、溫、熱資源豐富,管理體制先進、機械化程度高,所生產的雜交玉米種子質量好,產量高,商品性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團場增效、職工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第十師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2016-2018連續3年獲得中央資金財政部制種大縣的獎勵3000-6000萬,2016年已到位資金1152萬元。隨著制種規模不斷擴大和制種質量內在要求不斷提高,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逐步凸現,成為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為此,團場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優先發展種業,提升制種科技含量,成立屯南玉米育種研究所,新建制種玉米剝皮、烘干、脫粒、精選加工、包衣、包裝生產線,建立玉米制種產業鏈,打造“屯南種子”品牌,提升種業的市場競爭力”。
據悉,十師一八四團自今年6月開始謀劃建設玉米種子剝皮生產加工線,率先建成2條剝皮生產線,已投入正常使用,日剝皮量400噸,人工剝皮日人均剝皮量2噸,速度是人工剝皮的200倍,剝皮生產加工線的優勢在于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同時為后續的生產加工節省時間,利用當前的光照進行自然晾曬,為職工節省烘干費,剝皮生產線的建成將極大的促進團場玉米制種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