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黃熙春記者李文博)近日,“鳳凰水蜜桃杯”2016張家港市優質農產品(南京)推介會在江蘇農業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已是張家港市優質農產品以專場的形式第二次走進南京市民。
近年來,張家港市一直將優質品牌農產品的培育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主要抓手,形成了一套打造農產品品牌的良好機制。鳳凰水蜜桃是該市傳統的果品種類,從2006年起,該市農業部門和鳳凰鎮開始聯手打造鳳凰水蜜桃品牌。市農業部門選派果樹方面的技術員進駐鳳凰鎮,引進適合本土種植的水蜜桃品種和技術。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每年舉辦鳳凰桃花節,并舉辦兩屆推介會,使鳳凰水蜜桃成功進入上海、南京以及蘇州周邊城市的市場。
新形勢下如何幫助農民營銷優質農產品?從2005年起,張家港市每年都要舉辦全市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還組織部分優質農產品到市外、省外甚至國外去展示展銷。同時,市相關部門牽線搭橋,由張家港農協、天天鮮有限公司和楊舍老街建辦的“農夫集市”,每周六在市區商貿中心免費為本市優質農產品基地(企業)提供銷售平臺。此外,農委還定期舉辦品牌農產品進社區和基地開放日等主題活動,組織本地市民走進農業基地。
為了鼓勵農業生產主體通過互聯網銷售農產品,該市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激勵政策,比如針對當年新建農業網聯網或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農業生產主體,按平臺設備及軟件投資總額一次性補貼20%(最高補貼30萬元)。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級農產品配送中心4個,市民通過網絡或手機便可訂購、支付流程,還可完成送貨上門。隨著微信朋友圈、公眾平臺的建立,一些農業生產主體還利用微信公眾平臺與旅游公司開展合作,開展農產品觀光采摘活動,提高了產品的關注度和生產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