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吉市在制種業發展上采取建基地、引企業、穩訂單、育品種、增補助、強管理等措施,有力地推進了這一產業,成為新疆最大的制種業基地。
7月24日,在榆樹溝鎮前進村種植戶許士方的制種玉米地里,企業技術人員現場給他做技術指導。許士方種植制種玉米已經6、7年了,這些年,有企業在種植技術上的指導服務,他的收入就有了保障。
榆樹溝鎮前進村種植戶許士方告訴記者,他們和昌農公司一直在合作,近幾年有技術員一直跟蹤指導,產量比較穩定,基本上都在450kg/畝,毛利潤都在兩千二百塊錢左右。
如今,許士方所在的榆樹溝鎮已發展制種種植面積6.5萬畝,占總播面積的40%,制種玉米的總產值達到1.3億元。
榆樹溝鎮副鎮長馬超告訴記者,榆樹溝鎮每年都會召開制種產業座談會,召集各村以及轄區內農字號制種龍頭企業,制定生產制種玉米生產計劃,劃分片區,確保農業訂單能夠落到實處,能夠有序銜接,確保制種產業和制種基地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昌吉市按照“企業+基地+訂單+農戶”的種植模式,助推制種玉米走上了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的路子。積極爭取國家項目,并在高標準制種基地建設、制種設備以及新品種育繁推廣應用等方面給予企業政策扶持。自2012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500萬元支持企業發展,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開展合作。新疆昌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福和告訴記者:“公司一直致力于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區內外農業院校的合作,加快新品種的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目前已發展制種面積4萬多畝,帶動了13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













